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其一)

平畴焦渴不堪论,箫鼓悲秋彻帝阍。

霹雳一声云自墨,山前山后雨翻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骤雨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激烈变化与生命的顽强。

首句“平畴焦渴不堪论”,诗人以“平畴”(平坦的田野)为背景,形象地描绘了干旱带来的焦渴之感,仿佛大地都在忍受着干渴的煎熬,无法用言语表达其痛苦。这句诗营造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土地的干裂和农民的焦急。

次句“箫鼓悲秋彻帝阍”,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箫鼓”(古代祭祀或庆典时使用的乐器)的声音比作悲秋的哀鸣,穿透了天庭的大门(帝阍),表达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难时内心的悲痛和无奈。这一句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某种沟通与抗争。

第三句“霹雳一声云自墨”,“霹雳”(雷声)的突然爆发,伴随着乌云密布的天空,生动地描绘了骤雨来临前的紧张气氛。这里的“云自墨”(乌云密布)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直接描述,也暗含了诗人对即将来临的暴雨的预感和期待。

最后一句“山前山后雨翻盆”,形象地展现了骤雨倾盆而下的壮观景象。雨水从高处迅猛落下,仿佛是无数盆水同时倒下,淹没了山前山后的世界。这句诗不仅描绘了雨势之大,也体现了自然界力量的惊人与不可预测性。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山馆诸兄共赋骤雨鹭鸶二绝(其二)

雨罢微塘凛欲秋,飞来白鸟便夷犹。

从今认得横塘路,水远天长百不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唐石雪中

春风欲动客辞家,霖潦纵横路转赊。

行到溪山愁绝处,千林一夜玉成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秋日同廖子晦刘淳叟方伯休刘彦集登天湖下饮泉石轩以山水含清晖分韵赋诗得清字

閒居寡俦侣,掩关抱孤清。

良友倏来止,旷然舒我情。

矧此凉秋初,暑退裳衣轻。

相与一携手,东山眇遐征。

前穿林岭幽,俯瞰川原平。

降集崖寺古,徘徊浊醪倾。

长吟伐木篇,潜鳞亦相惊。

愿结沮溺耦,穷年此岩耕。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淳熙戊戌七月二十九日与子晦纯叟伯休同发屏山西登云谷越夕乃至而季通德功亦自山北来会赋诗记事以云卧衣裳冷分韵赋诗得冷字

端筴得幽贞,考槃寄兹岭。

未成长往计,抱恨中耿耿。

秋风吹庭树,遥夜枕席冷。

感彼岁序移,慨此心事永。

明晨发孤兴,趣驾向绝境。

跻攀力虽倦,想象意逾骋。

云山一以眺,俯仰疑倒景。

检校石田收,眷恋茅屋静。

淹留复未遂,外物愧张邴。

珍重同来人,妙语各清整。

击节三叹馀,超然得深省。

形式: 古风 押[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