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雍都一首

秦汉西都谁复加,茂陵赋笔大非夸。

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

电尾风鬉蹄逸健,猬髯黧面手高叉。

兵微将乏初无奈,贼破功成近可嘉。

飘泊荆吴最萧瑟,厌闻胡汉更纷挐。

娱宾北榭忘忧酒,侍燕西川没骨花。

纵被莼羹当羊酪,未谙舻舫忆骊騧。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翻译

秦汉时期的西京还有谁能超越,司马相如的《茂陵赋》并不夸张。
向西遥望周朝的道路平坦如砥石,向南致敬秦岭山峰翠绿如瓜状。
骏马疾驰如电,鬃毛飞扬,马蹄矫健,骑者面容黝黑,手握长叉。
军队弱小,将领匮乏,起初无计可施,但最终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也算值得赞扬。
在荆吴漂泊的日子最为凄凉,厌倦了胡汉之间的纷争。
在北榭设宴,借酒消愁,西川的花朵虽美,却无法驱散心中的忧郁。
即使享用莼羹代替羊奶酪,也难以忘怀乘舟泛湖的美好记忆。

注释

茂陵:汉武帝的陵墓,这里代指司马相如。
周道:周朝的道路。
砥:磨刀石,形容道路平整。
秦山:指秦岭山脉。
电尾:形容马匹奔跑速度快。
胡汉:古代对北方和中原民族的统称。
娱宾:设宴款待宾客。
骊騧:黑色的骏马,泛指良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忆雍都一首》,通过对秦汉时期长安(西都)的描绘,展现了历史遗迹与壮丽景色的交融。首句“秦汉西都谁复加”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暗示了长安曾经的辉煌无人能及。接着,“茂陵赋笔大非夸”借茂陵(汉武帝陵寝)的典故,暗示了文人墨客的才情并未夸大其词。

诗中“西瞻周道平如砥,南揖秦山翠削瓜”描绘了西部平坦的道路和南部青翠的山峦,形象生动。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比喻,如“电尾风鬉蹄逸健,猬髯黧面手高叉”,描绘了骏马和人物的雄姿,展现出秦汉时期的豪迈之气。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对时局的感慨,“兵微将乏初无奈,贼破功成近可嘉”暗指国家力量的衰弱和战乱频仍,尽管战败者的行为可悲,但胜利者的成就也值得反思。诗人身处荆吴之地,感到萧瑟和厌倦于民族纷争,“飘泊”、“厌闻”等词流露出他的无奈和厌倦。

最后两句“娱宾北榭忘忧酒,侍燕西川没骨花”以饮酒赏花的场景,表达出诗人试图在乱世中寻求片刻安宁的心境。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仍不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即使鲈鱼羹胜过羊酪,也不忘对过去的游牧生活(骊騧)的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遗迹为背景,融入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秦汉盛世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动荡的忧虑,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木樨花一首

何处闻国芗,珍木秀岩谷。

高标蕙兰枝,妙辑沈麝酷。

叶叶秋声中,霏霏早英蔌。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

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

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

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

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

形式: 古风

王叔明示长句讶乌涧人不出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次韵一笑

忍对三峰閟两山,澹蛾三五韵幽閒。

王郎宾席自水冷,君须举玦人舍环。

乌涧门阶未尝峻,瑞峰重深一百间。

列屋罗帷隔风日,九回沈水纡髻鬟。

使君素负凌霄志,臞儒何以换酡颜。

龙香小袖酬绿醑,不管紫云私有语。

美哉江色酿山光,青琐勤开看烟雨。

形式: 古风

北榭

坐消床刃肘生胝,寓目危亭汗漫期。

奄霭烟岚客愁绝,高明茨苇屋云谁。

治城廛肆吁吾有,近市尘嚣懒汝移。

金刹仙梯霞祲近,云軿风马往来驰。

鹤鸣华表青田志,雁引边沙朔气飞。

越北燕南纷会解,伧音憬俗寖相知。

薮丘水竹挥毫助,友爱朋从摄袂随。

老钝贪追仲宣赋,达生不泥子长奇。

形式: 排律

去年一首

去年胡来清水岩,黄河狭隘冬凌顽。

戾如飘风速如鬼,犬豕淫虐豺狼贪。

探马星奔汗流地,猛士眦裂发指冠。

潼雍见兵不及万,半阙甲胄屯河边。

隆寒身体例皲瘃,亦复勉强横戈鋋。

它司金缯封雍府,犒军纸袄如泥钱。

胡人隔水相笑侮,杀身于尔何值焉。

同州告急唇齿喻,无兵赴救诚难旃。

元戎钤下兵八百,苍头厮养争后先。

鄜延诏发五千骑,此日收兵姑自全。

平时保甲例乌合,县符迫促挥空拳。

甚哉田夫无斗志,一夕惊走如穷烟。

汉将苍黄结旌遁,虏骑势合弥山川。

关中控弦诚万骑,忠臣义士力可宣。

书生命运亦蹇劣,我师疲少邻敌坚。

却忆长安无事日,谈及祸乱为尤愆。

饭囊酒瓮誇厚福,捧土揭木皆才贤。

生灵未悉坐何罪,髓脑涂地尤苍天。

天公诚能祐戎虏,岂复不解兴中原。

案图戎索八百郡,我邦日蹙知谁怜。

吴中据江恃舟楫,惴惴慄慄聊偷安。

旅人流徙隘城郭,岁事寒薄理势然。

去年往矣不须问,安枕而卧祈来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