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花一首

何处闻国芗,珍木秀岩谷。

高标蕙兰枝,妙辑沈麝酷。

叶叶秋声中,霏霏早英蔌。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

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

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

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

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何处能闻到国家的香气,那珍贵的树木在岩谷中秀丽地生长。
高雅的兰花枝头,巧妙地融合了沉香的芬芳。
在秋风落叶声中,早熟的花朵纷纷扬扬。
它像松树一样独特,繁华却不逊色于菊花。
茂盛的气息弥漫庭院,连衣服都沾染了香气。
恋人们伸出纤细的手指,采摘花蕊,满满一捧都是。
蘼芜的美,如同《离骚》中的意象,苓藿也被载入诗篇。
花卉的华服尚且不能更换,市场上的争夺或许就此开始。
随意插在琉璃瓶中,这景象显得格外地不平凡。

注释

何处:哪里。
国芗:国家的香气。
珍木:珍贵的树木。
岩谷:山岩山谷。
高标:高尚的标志。
妙辑:巧妙地融合。
沈麝:沉香。
酷:极,非常。
叶叶:一片片。
霏霏:纷纷扬扬。
介特:独特。
惭:逊色。
勃蔚:茂盛。
袭:弥漫。
情人:恋人。
擢:伸出。
鲍肆:市场。
争逐:争夺。
乱插:随意插入。
殊:特别。

鉴赏

这首宋朝苏籀的《木樨花一首》描绘了一幅清雅的秋日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木樨花的高洁与芬芳。"何处闻国芗"开篇,暗示木樨花香气四溢,如同国家的馨香。接下来,诗人将木樨花比作蕙兰和沉麝,强调其香气的优雅与独特。"叶叶秋声中",通过秋风中的叶片声,烘托出花香在秋日里的清新。

"介特有如松,繁华岂惭菊",木樨花的坚韧与菊花的繁华并提,展现了其既独立又繁盛的特点。"勃蔚袭轩墀,薰沾满衣服",木樨花的馥郁气息弥漫整个庭院,连衣襟都被浸染,形象生动。"情人擢纤指,拾蕊动盈掬",写出人们对花的喜爱,轻轻采摘,满手皆是。

"蘼芜见离骚,苓藿入谱录",诗人引用典故,将木樨花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美好意象相联,增加了其文化内涵。"卉裳未可更,鲍肆或争逐",暗示木樨花的珍贵,即使在市场中也可能被争相购买。最后,"乱插琉璃瓶,于斯殊不俗",以琉璃瓶插花的场景收尾,赞美木樨花即使在平凡处也能保持其高雅格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木樨花的细致描绘和象征寓意,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美的欣赏。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王叔明示长句讶乌涧人不出楚则失矣齐亦未为得也次韵一笑

忍对三峰閟两山,澹蛾三五韵幽閒。

王郎宾席自水冷,君须举玦人舍环。

乌涧门阶未尝峻,瑞峰重深一百间。

列屋罗帷隔风日,九回沈水纡髻鬟。

使君素负凌霄志,臞儒何以换酡颜。

龙香小袖酬绿醑,不管紫云私有语。

美哉江色酿山光,青琐勤开看烟雨。

形式: 古风

北榭

坐消床刃肘生胝,寓目危亭汗漫期。

奄霭烟岚客愁绝,高明茨苇屋云谁。

治城廛肆吁吾有,近市尘嚣懒汝移。

金刹仙梯霞祲近,云軿风马往来驰。

鹤鸣华表青田志,雁引边沙朔气飞。

越北燕南纷会解,伧音憬俗寖相知。

薮丘水竹挥毫助,友爱朋从摄袂随。

老钝贪追仲宣赋,达生不泥子长奇。

形式: 排律

去年一首

去年胡来清水岩,黄河狭隘冬凌顽。

戾如飘风速如鬼,犬豕淫虐豺狼贪。

探马星奔汗流地,猛士眦裂发指冠。

潼雍见兵不及万,半阙甲胄屯河边。

隆寒身体例皲瘃,亦复勉强横戈鋋。

它司金缯封雍府,犒军纸袄如泥钱。

胡人隔水相笑侮,杀身于尔何值焉。

同州告急唇齿喻,无兵赴救诚难旃。

元戎钤下兵八百,苍头厮养争后先。

鄜延诏发五千骑,此日收兵姑自全。

平时保甲例乌合,县符迫促挥空拳。

甚哉田夫无斗志,一夕惊走如穷烟。

汉将苍黄结旌遁,虏骑势合弥山川。

关中控弦诚万骑,忠臣义士力可宣。

书生命运亦蹇劣,我师疲少邻敌坚。

却忆长安无事日,谈及祸乱为尤愆。

饭囊酒瓮誇厚福,捧土揭木皆才贤。

生灵未悉坐何罪,髓脑涂地尤苍天。

天公诚能祐戎虏,岂复不解兴中原。

案图戎索八百郡,我邦日蹙知谁怜。

吴中据江恃舟楫,惴惴慄慄聊偷安。

旅人流徙隘城郭,岁事寒薄理势然。

去年往矣不须问,安枕而卧祈来年。

形式: 古风

古劝学行

昔岁原伯鲁,前日棘子成。

所谓悉常事,野哉亦苟生。

岂知负孔圣,义理如何行。

善饭斯为福,食肉其堪盲。

六籍漫不省,千载谁辨明。

秦时害文维法吏,赵高趑趄诳当世。

小夫无知信可耻,大官不学粗且鄙。

深思博问如其智,精义入神以致治。

从来廊庙须奇策,乃用弓戈为快意。

孔明泽中梁甫吟,著表行师肯倩人。

吕蒙孜孜窥往事,知新益解图当今。

横槊胡为忘试艺,不文不武伊何遵。

嗟予贫贱年将老,学古忧时满怀抱。

斯民陷溺岂无说,天下复平要有道。

子思立教自明诚,伯业华巅愈贪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