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其一)

高烧烛照御黄衣,疑是沈香夜宴归。

固是不教花睡著,只愁惊起露蝉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明亮的烛光映照着皇室的黄色龙袍,仿佛是沉香木夜宴归来的人。
他本意不让人打扰花朵安眠,却怕惊动了露水中的蝉鸣。

注释

高烧:明亮的烛火。
烛照:照亮。
御黄衣:皇室的黄色龙袍。
沈香:沉香木,一种名贵木材,也指香气浓郁的香料。
夜宴归:夜间的宴会归来。
固是:本意是。
教:让。
花睡著:让花朵入睡。
只愁:唯恐。
惊起:惊动。
露蝉:露水中的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宫廷夜宴的场景,诗人赵孟坚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蜡烛高照下的皇室氛围。"高烧烛照御黄衣"一句,通过"高烧"和"御黄衣",暗示了皇帝的尊贵和夜晚宴会的庄重。"疑是沈香夜宴归"则借沈香的香气,进一步渲染了华美的宴饮气氛,仿佛连香气都带着醉人的夜宴归来。

接下来的两句,"固是不教花睡著",诗人运用拟人手法,说烛火明亮到连花朵都仿佛不敢入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烛光的明亮和牡丹的娇艳。"只愁惊起露蝉飞"则表达了诗人对细微事物的关注,担心烛光太亮会惊扰正在露水中栖息的蝉儿,流露出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呵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宫廷夜宴为背景,通过烛光与牡丹的描绘,展现了宋朝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诗人对宁静夜晚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态的关爱。

收录诗词(115)

赵孟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渭南席上烛照牡丹(其二)

日午猫睛一线时,红嫣紫媚正猖披。

争如绛蜡通宵照,玉叶金须色愈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清明

节近清明长是阴,黄花间在麦苗深。

倦行却上高楼望,烟锁前村一半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谢送牡丹(其二)

蘸蜡封枝剪处新,开奁带露尚精神。

洛阳路远风尘暗,肠断应无做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谢送牡丹(其一)

官舍无花甑有尘,纵将画展不如真。

若非折寄珍珠颗,几是萧条过一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