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宗能哭子韵

十里缄书寄九龄,满椷都是断肠声。

生来不作婴儿态,死去深悬父子情。

亭下玄文惟是草,塾中绛帐为谁迎。

扁舟载酒娄江上,独记当年歌濯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和沈宗能哭子韵》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亡子的哀悼与思念。诗中通过一系列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失去孩子的父亲内心的痛苦与不舍。

首句“十里缄书寄九龄”,以“十里”形容距离之远,暗示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虽远却深,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之情。“九龄”则暗指孩子年幼,强调了失去孩子的悲痛与无奈。

“满椷都是断肠声”一句,直接点明了父亲在读到孩子书信时的痛苦情绪,声音中充满了悲伤与哀愁。

“生来不作婴儿态,死去深悬父子情”这两句,对比生前与死后的状态,强调了父子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即使孩子已逝,父亲心中的思念却更加深刻。

“亭下玄文惟是草,塾中绛帐为谁迎”描绘了孩子生前学习的场景,亭下的文字变成了怀念的草稿,塾中的绛色帐幕也失去了迎接孩子的意义,进一步强化了失去孩子的悲痛。

最后,“扁舟载酒娄江上,独记当年歌濯缨”两句,想象着自己乘船在江上,带着酒独自回忆起与孩子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歌濯缨”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父亲对亡子深深的哀悼与不舍,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动人。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九日送周济川归姑苏兼柬奚元启

九日乡心正郁纡,送君况复唱吴趋。

但将青镜照华发,孤负黄花共紫萸。

文字纵令人激赏,功名且任鬼揶揄。

到家为问奚元启,何事经年不寄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桂阙秋香送陆子秋试

贝阙璚楼倚泬㵳,木犀香暖夜迢迢。

灵丹曰在浑无觉,沈水炉閒不用烧。

白帝帐前方旖旎,素娥窗外转飘飖。

东吴小陆乘风到,带得归来满锦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送王廷贵掌南京翰林院事

白玉堂中伟丈夫,独携文印向南都。

百年礼乐归编帙,四面江山入画图。

李白酒船乘月汎,谢安棋局扫云铺。

八砖花影休高枕,纶阁相将属大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中秋送宋近仁主事之扬州董漕

中秋时节景偏新,禅院空廷集缙绅。

共赏团圆今夜月,可堪离别故乡人。

幽并凉雨思归切,淮海停云入望频。

闻说东南方苦潦,到时急为济斯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