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呈知府龙图

胧胧玉魄沉霄彩,蔌蔌瑶花破晓阴。

和气所蒸缘异政,丰年之兆慰群心。

画楼卷白欢声洽,游骑障泥乐意深。

太守安闲民讼息,锦城无限好园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朦胧的月亮沉入夜色的彩霞中,清冷的雪花在黎明前打破阴霾。
和煦的气息源于不同的政策,丰年的预兆让人心中充满安慰。
华美的楼阁中笑声洋溢,骑马游玩的人们沉浸于深深的快乐之中。
太守悠闲,百姓不再有争执,满城的美景园林令人陶醉。

注释

胧胧:形容月光朦胧。
玉魄:明亮的月亮。
霄彩:夜空中的彩霞。
蔌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
瑶花:美玉般的雪花。
破晓阴:驱散清晨的阴霾。
和气:和睦的气氛。
异政:不同的政策或治理方式。
丰年:丰收之年。
兆:预兆。
群心:众人的心理。
画楼:装饰华丽的楼阁。
欢声洽:笑声融洽。
游骑:出游的骑马者。
障泥:马鞍下的挡泥板,这里指骑马。
乐意深:深深的快乐。
太守:地方长官。
安闲:悠闲自在。
民讼:民间的诉讼。
息:停止。
锦城:美丽的城市,这里指成都。
园林:园林景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天的雪后景象,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胧胧玉魄沉霄彩"一句,以“胧胧”形容轻柔的雪色,"玉魄"比喻洁白无瑕的雪花,"沉霄彩"则描绘雪花在空中缓缓飘落的美丽景象。紧接着"蔌蔌瑶花破晓阴","蔌蔌"形容花开得茂密,“瑶花”即雪花,"破晓阴"则暗示着春日初醒,阳光透过薄雾,照耀在雪花上。

中间两句"和气所蒸缘异政,丰年之兆慰群心",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气"指的是春天温暖的气息,"所蒸缘异政"暗示着这种气息能够带来不同于以往的良好政治局面;"丰年之兆慰群心"则是说到一个预示丰收的年份能安抚民众的心。

下半首转向具体景象,"画楼卷白欢声洽"描绘了雪后画楼中的欢乐场景,"游骑障泥乐意深"则展现出人们在雪地中骑马嬉戏的愉悦心情。

最后两句"太守安闲民讼息,锦城无限好园林"表达了对地方官员能够安稳治理、百姓生活安宁的美好愿景。"太守"指的是地方长官,"安闲"是形容他们的从容不迫;"民讼息"意味着民众争讼减少,社会秩序良好;"锦城无限好园林"则描绘了一座城市中美丽园林的景色,无限好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后景象的细腻刻画,以及对和谐社会、安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感悟与追求。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残秋郊外

萧萧风色弄寒威,见尽郊原向晚晖。

昨夜星霜和月落,满林红叶隔烟飞。

已嗟北渚莲初老,更惜东篱菊渐稀。

休感岁华伤节物,眼前樽酒重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炭泉险道

一涧呀然截乱峰,更于何处问途穷。

高深出井又入井,曲直上弓还下弓。

绝底乍临浑偪仄,危颠才彻似飞冲。

我来行县须经此,正在炎炎三伏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秋子

袅袅复翻翻,封条压树繁。

群芳非姊妹,乱实见儿孙。

荫日临虚槛,披风拂短垣。

主人无奈尔,常为醉幽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秋日寄吕永寿微中

落日照容谷,寥然官署秋。

开帘临绝巘,凭几对寒流。

古意深中得,诗心静外游。

三年多少景,满箧是冥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