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偕友游梵天寺

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

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

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

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泰的《春日偕友游梵天寺》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日里游览梵天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之美和自然风光的生机勃勃。

首联“十载不登江上寺,旧栽松树拂云长”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距离感开篇,暗示诗人久别重逢的感慨,同时通过“旧栽松树拂云长”这一景象,展现了寺庙周围环境的苍翠与岁月的痕迹。

颔联“非因避俗来空刹,正爱谈玄坐石床”则揭示了诗人来访的真实动机,不是为了逃避尘世的喧嚣,而是出于对哲学探讨的热爱,愿意在石床上静坐思考,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

颈联“幡外日移双塔影,麈边风递杂花香”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阳光移动使得双塔的影子在幡外变化,微风中夹杂着各种花朵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尾联“问僧谁作兹山偈,犹是前朝苏雪堂”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询问僧人是谁在此山吟诵偈语,暗示了历史的延续性和文化的传承,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人苏轼的怀念,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哲学思考的追求以及对历史文化的敬仰,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11)

刘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学徒玑上人

墨名儒行隐云林,门掩黄埃深复深。

东鲁遗书多贮腹,西乾妙法早传心。

一窗梅月清吟思,满院松风续梵音。

浅学我非韩吏部,不劳文畅苦相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一篷诗酒为王世祥赋

诗兴翩翩酒兴豪,一篷吴下盛游遨。

歌声激烈蘋风细,醉影欹斜柳月高。

碧水鱼龙惊洗盏,白沙鸥鹭避挥毫。

天才海量俱无敌,到处人人识锦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初秋遣怀

商飙一剪入帘帷,共说今年气候迟。

桐子坠青惊旧梦,豆花含紫待新诗。

囊空底用干元振,貌寝徒劳问客师。

几欲登临看秋色,高僧未有白云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秋雨感怀

积雨连朝天地阴,门前谁遣鹤轩临。

寒摧砧杵残秋尽,老约头颅暗雪侵。

黄偃一丛篱菊重,碧添三尺野塘深。

腐儒无力鞭红驭,独抱时忧耿耿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