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南昌东湖水亭

湖亭衰柳对金堤,石桥霜色晓凄凄。

青溪往事随云影,细路孤行信马蹄。

孤行影照澄波碧,荒草覆烟寒寂寂。

酒客乱离今半死,僧童长大犹相识。

水阁阴连花岛弯,还从碧槛望红栏。

月明古树无鸦宿,雪外西山见鹤还。

半房初日门空锁,深殿微风明佛火。

愁里难吟访旧诗,客中暂得焚香坐。

阑干寸寸是前游,去时凄恻到时愁。

红颜对镜初嫌老,碧藕无花早过秋。

懒性从来甘寂寞,物论逍遥无住著。

解道波澜起寸心,始信人间有哀乐。

当时豪竹并哀弦,一罢清尊便五年。

后夜相思梦渺渺,祇余孤月照湖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南昌东湖水亭的所见所感,以衰柳、石桥、青溪和孤行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凄清而怀旧的氛围。诗人回忆起往昔之事,感叹人事变迁,酒客零落,僧童依旧,流露出岁月流转的沧桑之感。水阁、花岛、月明、雪山等景致,展现出东湖的静谧与美丽,但诗人的心境却因愁苦而难以吟咏旧作。

在寂寞中,诗人领悟到人生的哀乐无常,即使曾经的豪情与哀弦如今只剩下孤独的湖月。他感慨时光荏苒,旧游之地只剩阑珊,红颜易老,秋意提前。诗人在佛火微光中暂得片刻宁静,却又被愁绪牵动,难以忘怀过去的豪情与分离的哀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描绘景物变化和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深刻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富阳

玉瓦映朱楼,雪照千家县。

深林翼孤峰,烟拥三重观。

青澜既潭沱,寒树犹明茜。

悠悠扣楫讴,渺渺惊凫乱。

赏心不假言,余秀殊可玩。

形式: 古风

酒集法源寺送龙知县汝霖试用山西兼赠郭编修嵩焘尹御史耕云郭新从大沽防营入奏兵状与尹言夷务故有是赠

朝作白头吟,夕代东武讴。

西风一夜起秋色,满堂宾客增离忧。

送君西行太行道,滹沱连云没秋草。

人生富贵须少年,倏忽穷愁至将老。

京华来往十四春,布衣疏食家仍贫。

只言白璧报知己,惟见黄金赐近臣。

一旦繁华人事改,百道鲸波喷沧海。

匣中宝剑三四鸣,万户侯封不相待。

坐中有客奏兵机,绝国萧条无是非。

空开西域蒲桃酒,且尽墙东鹦鹉杯。

持杯却问霜台客,祇恐中兴有遗失。

致君尧舜公等知,七疏书成万人惜。

卑官落拓更可怜,嗟君欲去知君贤。

莫辞便作折腰吏,何时得种公家田。

从来形势称三辅,太原雄关任腰膂。

借问年年汾水秋,即今谁作并州虎。

此别东西各自悲,古寺钟鸣来客稀。

惟有鸣蝉聒人意,夜来啁哳在高枝。

形式: 古风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一)

南苑依依柳,犹能送客骖。

微生天意惜,孤影别愁堪。

晓月供憔悴,征鸿度两三。

浅黄深碧外,只是忆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自京赴济南途中秋兴(其二)

十二桥边树,枯薪尚有根。

西风乱芦叶,孤月出关门。

跸道悲龙过,寒塘独鸟喧。

先皇全盛日,生晚共谁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