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

峭壁引行径,截溪开石门。

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

隔水看来路,疏篱见定猿。

未闲难久住,归去复何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险峻的山壁引导着前行的小路,溪流被拦腰截断以开出石门。
泉水飞溅在空旷的栏杆旁,云雾升腾,仿佛涨满了河上的小屋。
隔着溪流遥望来时路,稀疏的篱笆后清晰可见静坐的猿猴。
忙碌的生活使我难以久留,回去之后又能说什么呢?

注释

峭壁:形容山势陡峭。
引:引导。
行径:道路。
截:截断。
石门:山洞或石制的门。
泉:泉水。
溅:飞溅。
虚槛:空栏杆。
河轩:河边的小屋。
隔水:隔着溪流。
来路:返回的路。
疏篱:稀疏的篱笆。
定猿:静止不动的猿猴。
闲:悠闲。
久住:长时间停留。
归去:回去。
何言:还能说什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寺景象。"峭壁引行径,截溪开石门"两句通过对陡峭山壁和人工开辟的石门的描写,展现了山寺所在之地的险峻与古朴。"泉飞溅虚槛,云起涨河轩"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刻画,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隔水看来路,疏篱见定猿"两句,从视觉和空间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山寺的宁静与远离尘世。最后的"未闲难久住,归去复何言"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的珍惜,以及面对即将离开时的心境。

杜牧在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山寺的孤寂美以及诗人自己对于世俗与精神追求之间矛盾的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是唐代诗歌中描绘山水田园生活的一颗璀玉。

收录诗词(492)

杜牧(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字:牧之
  • 号:樊川居士
  • 籍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公元803-约852年

相关古诗词

不饮赠官妓

芳草正得意,汀洲日欲西。

无端千树柳,更拂一条溪。

几朵梅堪折,何人手好携。

谁怜佳丽地,春恨却悽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中丞业深韬略志在功名再奉长句一篇兼有咨劝

樯似邓林江拍天,越香巴锦万千千。

滕王阁上柘枝鼓,徐孺亭西铁轴船。

八部元侯非不贵,万人师长岂无权。

要君严重疏欢乐,犹有河湟可下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中途寄友人

道傍高木尽依依,落叶惊风处处飞。

未到乡关闻早雁,独于客路授寒衣。

烟霞旧想长相阻,书剑投人久不归。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同采碧溪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丹水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

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