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
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
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
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奈追求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何事苦萦回,离肠不自裁"表达了一种无法割舍的感情纠葛,宛转反复却又不得解脱的痛苦。"恨身随梦去,春态逐云来"则是诗人希望自己能随着梦境飞翔,以追寻那逝去的美好春光。
接下来的"沈定蓝光彻,喧盘粉浪开"描写了一种宁静而又稍显动荡的水景。"沈定"可能暗示了水面之下的深沉与稳重,而"蓝光彻"则是对水中映射出的天光的一种描绘,给人一种清澈明净的感觉。"喧盘粉浪开"则带有一丝细微的动荡,可能是风吹过水面所引起的细浪。
最后两句"翠岩三百尺,谁作子陵台"中,"翠岩"形容山石之绿色而陡峭,"三百尺"则给出了一个具体的高度,让人感受到其高峻。"谁作子陵台"中的"子陵"通常指的是历史上的人物,如司马相如,但在这里可能是用来比喻某个地方或事物,而非特定指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事物无法企及的无奈。
不详
汉族,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平生自许少尘埃,为吏尘中势自回。
朱绂久惭官借与,白题还叹老将来。
须知世路难轻进,岂是君门不大开。
霄汉几多同学伴,可怜头角尽卿材。
谢山南畔州,风物最宜秋。
太守悬金印,佳人敞画楼。
凝缸暗醉夕,残月上汀州。
可惜当年鬓,朱门不得游。
自笑走红尘,流年旧复新。
东风半夜雨,南国万家春。
失计抛鱼艇,何门化涸鳞。
是谁添岁月,老却暗投人。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媚发轻垂额,香衫软著身。
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飞鹊徒来往,平阳公主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