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征逾载整棹言归巡使黄玉圃先生索台湾近咏知其留心海国志在经纶非徒广览土风娱词翰已也赋此奉教(其五)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

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

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

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

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

狂言失忌讳,意念则深长。

荛采檄有司,白简上朝堂。

敉宁纪功德,山水并苍泱。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蓝鼎元为巡使黄玉圃先生而作,表达了对黄先生东征期间关注台湾、治理海洋国家的敬佩之情。诗中展现了黄先生不仅广泛了解地方风俗,还注重文辞,体现了其治国理政的全面性。

首句“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点明了君主对海洋国家的重视,日夜思考如何维护和治理这些地区。接着“稔知民疾苦,经营固岩疆”赞扬黄先生深知民众疾苦,致力于稳固边疆,体现了他关心民生、巩固国防的决心。

“先生代巡守,旷典岂寻常”称赞黄先生作为巡守官员,其行为非同寻常,具有深远的意义。接下来“勿虚此行行,使命乃有光”强调了黄先生此行的重要性,其使命将带来光辉。

“贱子虽不才,躬践戎马场”诗人自谦,表示自己虽无才,但亲身参与军事活动,表达了对黄先生的尊敬和支持。接着“居东将二载,所见颇周详”说明黄先生在东征期间停留了两年,观察和了解情况非常详细。

“曾将前箸借,孽丑俘且僵”描述黄先生曾经借助某种手段,成功地制服了敌人,展现了其智慧和勇气。最后“承索台湾咏,草此留别章”表明黄先生要求诗人写一首关于台湾的诗,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的敬意,并创作了这首诗作为告别之作。

整首诗通过赞美黄先生的治国才能、关心民生、智慧勇敢以及对台湾的关注,展现了诗人对黄先生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清代对于海洋国家治理的重视。

收录诗词(15)

蓝鼎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杨雪沧观察浚燕台看月图

骚人揽明月,独上黄金台。

千里一凭眺,幽燕气壮哉。

高寒俯城阙,清啸出蓬莱。

知有匡时略,长天首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游竹溪寺

洒洒词源峡水倾,何时幸望遂班荆。

却嫌不舞羞知己,愿让高轩御李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屯山大八景

山上有池池上天,天风吹下雨绵绵。

一泓秋水远如画,半亩青苔未散钱。

月窟清寒源不涸,星河朗澈景无边。

登高也作南溟想,诗思滔滔如涌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屯山大八景

牧草繁芜深又深,池东亦有小桃林。

村庄儿女多台笠,吪寝牛羊满地阴。

今日归田为老圃,昔年洗甲挽天心。

此中何处无人世,独立高原扣角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