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

宴坐寂不动,笔砚亦当屏。

空虚四壁悬,况此夏方永。

世涂缘业多,荆棘万蓬梗。

痛扫终未除,中抱绝清囧。

老身伸缩馀,妙处颇能领。

时舒腰脚顽,那复吊形影。

日长掩关卧,睡熟呼弗醒。

客来曾几何,间亦乏酒茗。

富贵今金张,功名更邓耿。

有味是桑麻,肥遁义尤迥。

朋从赵与尹,堂齐偶邻并。

欢言修敏家,俱可话闲静。

此趣人勿惊,吾诗聊自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宴坐静思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事的深沉感慨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世俗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进行对比,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首句“宴坐寂不动,笔砚亦当屏”,点明了诗人宴坐于寂静之中,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连笔砚都置于一旁,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然。接着,“空虚四壁悬,况此夏方永”两句,通过描述空旷的房间和漫长的夏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时间的悠长,营造了一种超脱现实的氛围。

“世涂缘业多,荆棘万蓬梗”揭示了诗人对世间复杂纷扰的深切忧虑,将世间的苦难比作荆棘丛生,形象地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的批判。而“痛扫终未除,中抱绝清囧”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尽管努力清除世间的污秽,但内心深处仍感到孤独与困惑。

后半部分,诗人转而表达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老身伸缩馀,妙处颇能领”,体现了诗人对身体自由和心灵解放的渴望。接着,“时舒腰脚顽,那复吊形影”两句,通过描写伸展腰脚的轻松和不再关注自我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物质束缚的超越和对内在真实的追求。

“日长掩关卧,睡熟呼弗醒”描绘了诗人长时间闭门独处,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情景,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而“客来曾几何,间亦乏酒茗”则反映了诗人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偶尔与朋友相聚的温馨时刻。

最后,“富贵今金张,功名更邓耿”通过引用历史上的富贵家族,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有味是桑麻,肥遁义尤迥”,即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这种生活态度与古代隐士的遁世思想相呼应。

“朋从赵与尹,堂齐偶邻并。欢言修敏家,俱可话闲静”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共同享受闲适宁静的时光,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分韵得晚字

三年西湖边,薄宦良衮衮。

春风我欲归,龙井不惮远。

结客试幽寻,山深恨来晚。

形式: 古风 押[阮]韵

初五日孔野云同酌楼下取琴作白云曲因和周倅所赠韵

野云弹白云,声寄徽外微。

胎仙舞三叠,生飞上华池。

徽弄瞬息间,是岂筝阮资。

孤桐本贞高,缓节调勿催。

天心古乐见,画出弥明师。

志士不可听,俗士不可窥。

落佩倒冠者,因之得希夷。

灵仙福地南,春风百草齐。

形式: 古风

庄贤良有园在境上作诗相示因和韵

贺家池上园,自足了一世。

是中风味佳,恨我未能至。

纵横十亩宽,想见去荒秽。

药苗与菜本,岁久必多置。

人生闲最乐,奚苦事名第。

轩裳果可得,不过多仆婢。

争如老山林,庶足远朝市。

能吟无自悲,逢酒便须醉。

因公发长谣,休去转觉易。

形式: 古风

小酌饯耿运干赵推官分韵复和韵(其一)

山林闲放身,幽意苦不惬。

因来我壶觞,且送尔官牒。

池莲红未葩,园笋绿已叶。

去住岂愿违,人寰付尘劫。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