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其三)

低能拂地峻摩空,叶叶枝枝意未同。

绝似髯苏尚圆劲,扫除江左七贤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画家笔下竹子的独特韵味与精神风貌。"低能拂地峻摩空",描绘了竹子既贴近地面又高耸入云的姿态,既有地气的亲近,又有天际的高远,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的生长环境和气势。

"叶叶枝枝意未同",则点出了竹子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蕴含着不同的意味,暗示了竹子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生命语言和情感表达。

"绝似髯苏尚圆劲",将所画之竹与宋代大书法家苏轼(字“髯苏”)的书法风格相比较,赞美了竹子线条的圆润与刚劲并存,既柔美又有力,体现了画家对竹子形态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把握。

"扫除江左七贤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幅画作在艺术上的创新与突破,它摒弃了传统文人画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陈规旧习,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不落俗套的艺术风格,如同扫除了一切前人的成见和束缚,开创了新的艺术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静居画竹卷三绝句(其三)的赏析,不仅赞扬了竹子的自然之美,更高度评价了画家的独到技艺和创新精神,体现了中国古典美学中对自然与艺术和谐统一的追求。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送别姚燮(其一)

横行万里著长鞭,尚幸黄骢是少年。

十载盐车悲岁月,九秋神骏骋云烟。

写真为我寻曹霸,相马因君慕古燕。

自念瘦羸蹲故枥,壮心老向朔风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别姚燮(其二)

携手河梁对夕晖,情怀今日倍依依。

凤城作赋宾僚贵,竹屿吟诗故友稀。

井底鲋鱼将水涸,天边雕鹗著风飞。

湖滨旧日题桥处,坐对春深驷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除夕同姚燮登吴山作

不馈东坡岁,不祭阆仙诗。

临歧遇良友,握手话别离。

人别岁亦别,且将征装迟。

佳节好行乐,莫待潘鬓丝。

梅花满孤山,香漏三两枝。

欲振探梅兴,踏雪西湖湄。

舟子亦守岁,冷把湖船羁。

夜深秉烛游,力猛忘神疲。

明月已死魄,不见人影随。

振衣登高冈,俯视寒云披。

巢鸟寂无声,杂树迷幽姿。

天空无惊皇,自携琼箫吹。

万家烟模糊,红出屋顶炊。

拍手划然啸,惊堕云中鸱。

咄咄呼怪物,瞠目山僧痴。

明朝约赌酒,但拜双鬟垂。

人与年俱新,好似儿童时。

长安走马去,吐出胸中奇。

青云厉高响,健翮鸣朝曦。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姚燮喜潘丈迟归二章(其一)

明越倚沧海,混茫元气间。

高城独立处,傥见三神山。

白日照金阙,天风吹佩环。

琪花不可采,尘土上愁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