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杜相公喜雨之什

岁时丰俭若循环,天幸非由拙政然。

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

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岁月的丰饶与困厄如同周而复始的轮回,上天的恩赐并非只因我治理得当。
一场雨虽然带来美好的滋润,但多次丰收仍不足以弥补过去的歉收之年。
桑树的阴影遮蔽了道路,麦穗在微风中摇曳,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广阔的郊野如画卷般美丽,此刻最适合带着美酒,望着晴朗的河流。

注释

岁时:指时间的推移和年景的好坏。
循环:反复、轮回。
天幸:上天的恩赐。
拙政:拙劣的政务,谦虚的说法。
美泽:美好的恩惠或润泽。
三登:多次丰收。
凶年:歉收之年。
桑阴:桑树的树荫。
交垂:交错覆盖。
麦穗:麦子的成熟部分。
秀满:繁茂、丰满。
千里郊原:广阔的郊野。
如画:形容景色优美如画。
晴川:晴朗的河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表达了他对丰收与歉收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对雨水带来希望的喜悦。诗中以"岁时丰俭若循环"起笔,揭示了大自然的生生不息和农事的周期性变化,强调丰收并非完全依赖于人的拙政(指政绩平庸)。接着,诗人通过"一雨虽知为美泽,三登犹未补凶年",描绘了即使一场好雨也无法立即弥补连续几年的歉收,暗示了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桑阴蔽日交垂路,麦穗含风秀满田"这两句,形象地展现了雨后桑树茂盛、麦田丰收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最后,诗人以"千里郊原想如画,正宜携酒望晴川"作结,表达出在这样的美景中,人们渴望晴朗天气以便出行,举杯共庆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既反映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也流露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

醉翁丰乐一闲身,憔悴今来汴水滨。

每听鸟声知改节,因吹柳絮惜残春。

平生未省降诗敌,到处何尝诉酒巡。

壮志销磨都已尽,看花翻作饮茶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

积雨荒庭遍绿苔,西堂潇洒为谁开。

爱酒少师花落去,弹琴道士月明来。

鸡啼日午衡门静,鹤唳风清昼梦回。

野老但欣南亩伴,岂知名籍在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公仪试进士终场有作

朝家意在取遗才,乐育推仁亦至哉。

本欲励贤敦古学,可嗟趋利竞朋来。

昔人自重身难进,薄俗多端路久开。

何异鳣鲂争尺水,巨鱼先已化风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和公仪赠白鹇

梅公怜我髭如雪,赠以双禽意有云。

但见寻常思白兔,便疑不解醉红裙。

吟斋虽喜留闲客,野性宁忘在岭云。

我有铜台方尺瓦,惭非玉案欲酬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