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梅道人墓

碑满紫苔字,来瞻试解骖。

丈人留戏墨,武水绕新蓝。

宿草围高冢,梅花有旧庵。

吁嗟成一吊,归去坐清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梅道人墓地的凭吊之情,充满了哀思与缅怀。首句“碑满紫苔字”以碑上长满青苔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为全诗奠定了沉郁的基调。接着“来瞻试解骖”一句,写出了访者在墓前驻足,试图从碑文之中寻找逝者的痕迹,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

“丈人留戏墨,武水绕新蓝”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墓地周围的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仿佛是丈人在墓旁留下了墨迹,而武水则环绕着新蓝(可能指墓地或周围的植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对逝者的追忆与敬仰。

“宿草围高冢,梅花有旧庵”描绘了墓地的环境,高高的坟冢被枯草围绕,梅花则在旧庵旁绽放,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与不变,也寄托了诗人对于逝者永恒存在的想象。梅花的开放,或许象征着逝者灵魂的不朽,与自然界的生机相呼应。

最后,“吁嗟成一吊,归去坐清谈”表达了诗人凭吊之后的感想与行动。一句“吁嗟”,既是叹息也是感慨,是对逝者的深深怀念。随后的“归去坐清谈”,则意味着诗人带着这份情感回到了日常生活中,通过与他人的交谈,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思考,以此来纪念与缅怀逝者,体现了古人对生死的深刻理解与对待死亡的独特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道人墓地的描绘,以及对逝者生平的追忆,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生命的哲思,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悼念逝者、表达哀思的经典之作。

收录诗词(2)

王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偶憩景德寺

一官淡武水,胜刹望东城。

衲老僧初补,澜幽寺转清。

禅心追八景,宦况愧三生。

独有波罗月,分湖彻底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武塘邑中书所见

老妇拨船翁打鱼,水添石脚夜来初。

江天有雨复不雨,客子手书仍放书。

燕掠水禽穿柳去,农搜田莠带根锄。

烟炊过午尚未歇,林外鹁鸠时一呼。

形式: 七言律诗

泛麟湖

麟湖迢递片帆飞,夜月孤悬野烧微。

浊酒漫酾聊遣兴,霜毛初变慨知非。

停桡茅屋舂声急,路入寒塘渔唱稀。

楚客久谙虾菜味,五侯缨冕重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烟雨楼

风吹明月堕鱼梁,读罢残书倚绿杨。

湖上藕花楼上月,踏歌惊起睡鸳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