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泸南赴阙

闻之善治水,不与水争势。

顺流导汉漾,徐当过三澨。

又闻善登山,不与山争力。

缓步出朝阳,晚亦到崧极。

展也曹泸南,所学见所履。

致身以登山,应物以治水。

几年蚕丛州,归问长安道。

巴船五百料,太半外省草。

白驹在彼谷,桑扈莺其领。

人物方眇然,惜此尺璧景。

疏梅耿绝埼,飞梦随去桨。

索蓍为占之,圣功得蒙养。

形式: 古风

翻译

听说他擅长治水,从不与水相抗衡。
顺应水流引导汉江泛滥,慢慢会度过三个渡口。
又听说他善于登山,从不与山抗争力量。
悠闲地走出朝阳,傍晚也能到达高山之巅。
曹泸南展现了他的学识和实践。
他投身于登山,应对事物如同治水。
他在蚕丛州多年,归途中询问长安的道路。
乘坐的巴船载重五百石,大部分木材来自外地。
白驹在山谷中悠然,桑扈鸟停在它的领边。
世间万物渺小,可惜这如璧的美景短暂。
稀疏的梅花照亮了岸边,梦境随着离去的船桨飘荡。
寻求蓍草占卜,他的圣明功绩得以滋养和培养。

注释

善治:擅长治理。
争势:相抗衡。
导汉:引导汉江。
缓步:悠闲地走。
致身:投身。
蚕丛州:地名,古代蜀国地区。
外省草:外地的木材。
白驹:白色骏马,比喻时光流逝。
尺璧景:珍贵而短暂的美景。
疏梅:稀疏的梅花。
索蓍:求签,用蓍草占卜。
蒙养:滋养和培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曹泸南赴阙》,通过对曹泸南治水登山的描述,赞扬了他的智慧和才能。诗中提到曹泸南善于顺应自然,不与水争势,引导水流平缓而过,如同治理国家般从容应对。同样,他在登山时也不与山抗争,以缓步的方式登顶,展现出他的深思熟虑和稳健。

诗人通过曹泸南的经历,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期待,希望他能将这种处理事务的智慧带到京城,为朝廷效力。同时,诗中还描绘了曹泸南即将离开的蜀地景色,如疏梅、飞鸟,以及尺璧般的美景,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未来的祝福。

最后,诗人以占卜的方式,祝愿曹泸南此行能获得圣贤般的成就,寓意他的仕途顺利,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升。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寓言。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其五)

金汤弃去七百里,珠玉走尽六十州。

谁生厉阶不可问,桔柏江上风飕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其一)

温公一传谏议刘,菊坡一传吏部游。

长庚伴月天欲晓,西照太白南罗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其七)

四肢谁谓可无骨,五脏自信难留寒。

跂予望之不得语,但愿万里书平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其二)

神鼎一铸魑魅怖,法鼓四震波旬悲。

祖宗涵养天下气,留得此脉扶颠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