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树塘

苍松傲雪青霄上,六尺方床对松放。

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

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

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

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

赖有相传不朽根,迸发孙枝排翠浪。

不材偃蹇空山者,剥炼香膏医俗瘴。

坚贞木性足千古,任尔行人目皮相。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松屹立于雪中,与月光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象。诗人以“苍松”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坚韧不拔、傲骨凌霜的品格。诗中“六尺方床对松放”一句,巧妙地将人与自然融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清秋月照松间雪,雪月交光松心壮”,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月光与雪光交织在一起,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纯净,更衬托出松树内心的坚强与壮志。接下来,“四时盘错不改柯,夭矫虬龙茁无恙”两句,进一步赞美了松树四季常青、坚韧不屈的特性,将其比作蜿蜒的虬龙,形象生动。

“忆自天戈西北指,大木斯拔疾雷将”两句,可能暗含历史沧桑之意,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随后,“旦旦伐之四十年,梁栋尽供都料匠”则揭示了松树被人类利用的历史,既有对自然资源被开发的无奈,也蕴含着对松树无私奉献精神的颂扬。

最后,“赖有相传不朽根,迸发孙枝排翠浪”强调了松树生命力的顽强与传承,即使在被砍伐后,仍有新的生命从根部萌发,展现出生生不息的力量。“不材偃蹇空山者,剥炼香膏医俗瘴”则借松树的药用价值,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美丽,也蕴含了对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变迁与自然法则的深思。

收录诗词(17)

和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越祁连山抵三堡口号

一派霜林近小春,荒亭容膝意何亲。

六千沙碛开颜处,得见黄花似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即目二首(其一)

尪驴背上立饥鸦,车碾沙痕一道斜。

行到伊吾三月暮,落花时节未开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即目二首(其二)

塞上风光到柳条,烟横戍垒马蹄骄。

天山似我双蓬鬓,纵遇春来雪不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苦水守风

竟断行人迹,狂飙日夜颠。

土囊翻瀚海,山势截祁连。

沙壅车无辙,风摇屋似船。

平生多渴疾,何处汲甘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