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僻居门巷静,竟日坐阶墀。
鹊喜虽传信,蛩吟不见诗。
笋抽通旧竹,梅落立闲枝。
此际无尘挠,僧来称所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闲适的田园生活场景。开篇“僻居门巷静,竟日坐阶墀”表达了诗人隐居于自然之中,每天坐在庭院里享受安静的时光。“鹊喜虽传信,蛩吟不见诗”则透露出尽管有鸟儿传递信息,但即便是虫鸣也不必强求与文学创作相关,这两句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内心的淡定。
接着“笋抽通旧竹,梅落立闲枝”展示了春末夏初的景象。竹笋从老竹中抽出,梅花轻轻飘落在空闲的枝头,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了植物世界的更新变化和季节更迭。
最后,“此际无尘挠,僧来称所宜”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世俗的纷扰,一位僧侣前来赞同这份恬静,这是多么合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淡定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不详
妄动远抛山,其如馁与寒。
投人言去易,开口说贫难。
泽国云千片,湘江竹一竿。
时明未忍别,犹待计穷看。
欲往几经年,今来意豁然。
江风长借客,岳雨不因天。
戏鹭飞轻雪,惊鸿叫乱烟。
晚秋红藕里,十宿寄渔船。
动步忧多事,将行问四邻。
深山不畏虎,当路却防人。
豪富田园废,疲羸屋舍新。
自惭为旅客,无计避烟尘。
一片无尘地,高连梦泽南。
僧居跨鸟道,佛影照鱼潭。
朽蘖云斜映,平芜日半涵。
行行不得住,回首望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