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村居

荆棘丛中少避锋,归来袖手十春冬。

茅檐去市远更远,樵路入山重复重。

云与好閒长作伴,虎知闻道亦相容。

浊醪寄酿枯松腹,夜醉南山最上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在荆棘丛中少有躲避锋芒的机会,归来时双手空空度过十个春秋。
住处的茅檐远离集市,更加偏僻,进山的小路曲折重叠。
白云常伴悠闲之人,猛虎也懂得尊重修行之道。
浊酒存放在枯老松树的腹中,夜晚我在南山之巅畅饮沉醉。

注释

荆棘:比喻困难或险阻。
避锋:避开锐利或冲突。
袖手:空着手,形容无所事事。
十春冬:十年的时间。
茅檐:简陋的茅草屋。
市:集市。
远更远:非常偏远。
樵路:砍柴的小路。
重复重:曲折重复。
云与好閒:悠闲的生活如云般自由。
虎知闻道:老虎懂得修行者的道行。
相容:相互接纳。
浊醪:劣质的酒。
枯松腹:枯松的树干。
南山:南方的山。
最上峰:山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开篇“荆棘丛中少避锋,归来袖手十春冬”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表达了诗人选择远离尘世、在荆棘丛中避难的决心,以及这种隐居生活已经持续多年。"茅檐去市远更远,樵路入山重复重"则进一步描绘了隐逸之所的偏远和道路的崎岖,强调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彻底脱离。

接下来的“云与好閒长作伴,虎知闻道亦相容”两句,则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以及他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浊醪寄酿枯松腹,夜醉南山最上峰"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在这种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平静和自由。

收录诗词(299)

冯时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泸南石?滩

云间依约起楼台,江上遥观眼豁开。

初谓僧房有钟磬,那知人户半蒿莱。

一生梦幻本如此,过眼浮云安在哉。

独倚斜阳吊今古,乱鸦飞处一舟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题梵音水野亭

三宿离桑下,栖迟向一年。

无来元谩尔,欲去也凄然。

峡路梅随马,吴江柳系船。

此生无再到,题字寄山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蔡云叟山居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

戏檐黄雀惊弹剑,饮水鸟猿看放钩。

醉卧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头。

朝廷莫问安边策,人在深山笑五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李西台

潇湘浓碧浸青天,千里人家接楚田。

惜别正当归雁后,相思无奈落花前。

江楼閒上云藏树,野渡初回月满船。

看著行春驱五马,丝丝垂柳拂长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