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孺人九十六岁签判求眉寿堂诗二首(其一)

鹊巢流庆嗣如参,鹤发人间仰达尊。

经眼尽知三世事,含饴已看几重孙。

承颜捧诏疏封邑,扇枕温床不倚门。

取数西方无量佛,满堂氛馥贝多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喜鹊筑巢象征着子孙繁多,白发老人在人间敬仰尊长。
他阅尽世间三代变迁,含笑看着众多子孙。
接受圣旨,分封领地,却从未倚门而立,照顾细致入微。
他如同西方无量佛般慈悲,满屋充满佛法气息,诵读佛经声声

注释

鹊巢:喜鹊筑巢。
流庆:子孙繁多。
嗣:后代。
如参:如同人参。
鹤发:白发。
人间:世间。
仰达尊:敬仰尊长。
经眼:阅尽。
三世事:三代变迁。
含饴:含笑。
几重孙:众多子孙。
承颜:接受圣旨。
疏封邑:分封领地。
扇枕温床:照顾细致。
倚门:倚靠门边。
西方无量佛:西方极乐世界的无数佛陀。
氛馥:香气。
贝多翻:诵读佛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为庆祝张孺人九十六岁生日并祈求长寿所作,内容主要描绘了张孺人的长寿与家族的繁荣景象,以及她对子孙的关爱和家庭和睦的氛围。首句“鹊巢流庆嗣如参”以鹊巢比喻家族繁衍昌盛,如同参星般稳定;“鹤发人间仰达尊”则赞美张孺人年高德劭,受到家人的尊敬。接下来的诗句“经眼尽知三世事,含饴已看几重孙”表达了她阅尽人生沧桑,见证了家族三代人的成长,享受着天伦之乐。

“承颜捧诏疏封邑”写她接受朝廷恩赐,减少封地的繁琐事务,体现出她的谦逊和对国家的忠诚。“扇枕温床不倚门”则描绘了她亲自照顾晚辈的慈祥形象,不需倚门而待。最后两句“取数西方无量佛,满堂氛馥贝多翻”借西方佛教中的无量佛和诵读佛经的香烟,象征着家中充满智慧与和谐的气息,表达了对张孺人长寿与家庭福祉的美好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颂扬了张孺人的美德,也展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和谐,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寿诗。

收录诗词(323)

苏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拟古

六州斋榻釂分鹅,谁料延平最解歌。

蒲阪崔姝白楼少,阖闾吴馆冶容多。

频烦画戟凝芗寝,辍选鸾篦插皂罗。

勿俾台山洞天侣,眇无刘阮醉颜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李监庙求拙轩一首

镘圬累瓴甓,几席面春丛。

林坞纯真趣,衣巾质古风。

宁非迂叟合,岂与漫郎同。

不巧姑云尔,何妨诗更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近市一首

摩肩蹑足吁屠贩,接衽骈颅坌驵筲。

巷隘姑名为小隐,宾佳不必有珍肴。

龙钟游宦如投耒,琐屑侨民一系匏。

丘索典坟心迹远,烟埃咫尺自喧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连雨作寒二首(其二)

未应牢杜敬通关,寄傲足怡元亮颜。

冗龊凡庸何异目,粗疏潦倒幸投閒。

平生那识贾三倍,晚节犹窥道一斑。

调燮裁成真大治,茂弘先进实非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