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开画楼图

层檐叠巘入苍冥,千山万山相送迎。

晴云一抹收未了,溪尾更濯馀霞明。

化工朝暮费点染,丹青变态随深浅。

凭栏展空千里眼,却愁此轴难舒卷。

形式: 古风

翻译

层层屋檐与连绵山峦融入无边的天空,千万座山峰彼此相迎相送。
晴朗的云彩像一抹尚未收起的画卷,溪流尽头还映照着残余的晚霞光芒。
大自然每天都在精心描绘,色彩的变化随着景深而丰富多变。
倚靠栏杆远眺千里,却忧虑这幅壮丽景色难以完整展开。

注释

层檐:层层屋檐。
叠巘:连绵山峦。
苍冥:无边的天空。
相送迎:彼此相迎相送。
晴云:晴朗的云彩。
一抹:一片。
收未了:尚未收起。
溪尾:溪流尽头。
化工:大自然。
点染:描绘。
丹青:色彩。
变态:变化。
深浅:景深。
凭栏:倚靠栏杆。
展空千里眼:远眺千里。
难舒卷:难以展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画楼,层层叠起,如同山峦一般。"千山万山相送迎"形象地表达了画楼与自然山川交相辉映的情景。"晴云一抹收未了"则是说天气晴朗,但云彩似乎被轻轻拭去,未曾完全掩盖住那绚烂的景色。

接下来的"溪尾更濯馀霞明"描写了溪水在画楼周围潺潺流过,映照着余下的霞光,显得分外明媚。"化工朝暮费点染"暗示了画家在这座高楼上日以继夜地勤奋作画,而"丹青变态随深浅"则表达了颜料的运用和色彩的层次感,似乎随着光影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两句"凭栏展空千里眼,却愁此轴难舒卷"中,诗人站在画楼的栏杆旁,眺望着远方千里的风景,但内心却感到忧虑,因为这幅画卷似乎很难展现得完美无瑕。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白玉蟾对天然山水之美的描绘,也流露出画家在创作时的心路历程与艺术追求。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天师侍晨追封妙济真人林灵素像赞

大宋天师林侍晨,飞罡蹑纪召风霆。

四十五年人事足,中秋归去月三更。

形式:

忆留紫元古意(其二)

为山莫太高,太高常苦寒。

恩爱莫太深,太深别离难。

黄鹤今何之,白云不复还。

暗想紫仙堂,月照双飞鸾。

形式: 古风

忆留紫元古意(其一)

东风若有情,吹我梦魂飞。

灯前半夜醒,枕上三山归。

二子相与言,相执不相违。

何处一声钟,寒泪滴征衣。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月庭

佳人冰雪姿,奕奕紫芝眉。

中怀径寸珠,晓夜光陆离。

似月充其庭,谓是亦良非。

乃知可怜宵,诚与姮娥期。

四座生虚白,一笑搴其衣。

拔子出红尘,相与游瑶池。

举头叫风伯,招手邀云师。

高折丹桂花,纵身空中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