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海淼无涯,众生自著枷。
无求出妙德,心生劳算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庞蕴所作的《诗偈(其九)》。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与高远的情怀。
首句“大海淼无涯”,通过比喻手法,将广阔的大海比作没有边际的境界,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无垠无涯的精神状态。这里,“涯”字蕴含了边缘和限制的意思,表达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自由。
接着,“众生自著枷”,则是从另一个侧面探讨生命与束缚之间的关系。“著”在此处意味着被束缚,众生指的是普遍的人类,而“枷”则是古代用来限制手脚行动的一种刑具。这里,作者通过这种鲜明对比,揭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感到的无形的压力和束缚。
第三句“无求出妙德”,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为名利所动的心境。“无求”意味着没有世俗的追求,而“出妙德”则是指超越一般道德标准,达到一种更高级别的德行。这里,“妙德”二字,不仅包含了道德的含义,更有深厚文化积淀与哲学思考。
最后一句“心生劳算沙”,则描绘了一种内心世界的纷扰与计算。“心生”指的是心中所生的感受,“劳算”则意味着繁琐而无尽的思虑,而“沙”字常用来形容细小而多,暗喻了如同细沙般数不胜数的心绪。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精神自由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也透露着一种超越物欲、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不详
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华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黄叶飘零化作尘,本来非妄亦非真。
有情故宅含秋色,无名君子湛然春。
迷时爱欲心如火,心开悟理火成灰。
灰火本来同一体,当知妄尽即如来。
父子相守空山坐,无相如如寄有间。
世人见静元无静,看似闲时亦不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