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咏三首(其二)

风过依稀听步虚,穿林度水得清都。

地灵自有烟霞胜,岁久何妨粉墨芜。

双鹤未归晴昼永,片山长在白云孤。

无端堑断灵源地,王气宁知属后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苍凉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巧妙融合。

首句“风过依稀听步虚”,以风声引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能听到仙人的脚步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意境。接着,“穿林度水得清都”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清幽的环境,仿佛穿越了密林,跨过了溪流,到达了一个清静的仙境。

“地灵自有烟霞胜,岁久何妨粉墨芜。”这两句赞美了这片土地的灵气与美丽,即使经过岁月的侵蚀,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这里的“粉墨芜”可能是指自然景观的变迁,但并不妨碍其原有的美好。

“双鹤未归晴昼永,片山长在白云孤。”这两句描绘了鹤的踪迹未现,晴空下的山峦孤独地伫立于白云之中,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也暗示了某种空灵与超脱。

最后,“无端堑断灵源地,王气宁知属后湖。”这一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被人为破坏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片土地的王气或许会转移到后湖,暗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想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的变化与美,以及对这些变化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82)

华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咏三首(其三)

日曝山头土欲焦,全家冒日走岧峣。

石泉绝涧阶千级,岭路穿云线一条。

借问裹粮朝历险,何如坦腹夜吹箫。

□□□□□□□,□□□□□□□。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凤凰台

昔吟太白凤凰诗,此日登临认故墟。

丹穴好音今寂寞,碧梧秋叶晚萧疏。

访寻池苑无陈迹,指顾江山似旧书。

流影逝波何足恨,且听天籁响虚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陪潭倅张朝散江皋观鱼

通守陈鱼许纵观,旋开芳宴俯江干。

合围缓觉波心远,数获丰知网目宽。

何必姬姜当脆板,自多鲂鲤荐雕盘。

归舟清兴知何限,湘水无风夕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史道源往宛丘

与君身世本西东,一席虚斋邂逅同。

张尉宽衷无巧诋,陶唐遗俗有淳风。

座中未阁红瑶麈,门外还嘶白玉骢。

来岁金科新榜上,当看名字冠诸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