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

忆昔蕤宾初,皇疾辍临仗。

维日白气亘,黑风复排踼。

俄传天柱折,忽若慈母丧。

帝本尧舜姿,末履转清伉。

敛衽接耆硕,高出文景上。

两宫悦孝子,九庙歆流鬯。

毅然整六师,霹雳无前向。

犬羊遁朔漠,鲸鲵蛰溟涨。

渊冲不凝寿,日表空殊相。

蜿蜿湖中龙,一夕拔惊浪。

回首哭苍梧,魂断湘南瘴。

念昨下明纶,臣也诚无状。

誓死叫阊阖,伸颈甘砧盎。

梁窦势如灼,汉廷色惆怅。

皇乃西园游,召彼侍供张。

从容杯酒间,似让还非让。

未剖青琐封,巳下金鸡放。

臣某讵足惜,统体关衰王。

历数古明辟,圣节畴能尚。

逝欲碎臣骨,吁帝不得迋。

攀髯眇莫及,痛哭桥山葬。

玉光动前星,朱符阐灵贶。

主器难久虚,勉起答群望。

金木歘为祟,太白昼相抗。

羯胡敢余侮,吾徒尽乘障。

呜呼榆台役,弃我六千壮。

踉跄战士骨,躐趿将军韔。

二竖固轻率,腐尸亦云当。

所恨国威辱,北鄙气悽怆。

钲鼓疑皇情,何以慰宸况。

悽悽建未月,临门遣征将。

纨裤作元戎,京军本浮宕。

翻使沿边卒,束手遭箠掠。揭?云中城,谁复扼其吭。

胡来风雨声,胡去横拍唱。

千村与万落,人烟莽荡荡。

婴儿贯高槊,志妇经衣桁。

狐狸叫破垒,落日悄濸漭。

此辈诚鼠窃,反覆亦难量。

骐骥驾盐车,虚名缚肮脏。

世岂乏颇牧,贱或执鞭杖。

琐琐登坛子,饱之则飞飏。

吁此良太枉,国慨何由畅。

水旱而秋雷,阴阳迭骄亢。

皇天虽至公,视之但坱坱。

臣当历服始,谬进大夫行。

退朝实愤切,欲吐畏官谤。

武王秉黄钺,师事太公望。

列圣构梁栋,驾驭亦英匠。

先帝升遐日,临榻召三相。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乙丑除夕追往愤五百字》,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和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中通过描绘昔日皇室的动荡,如皇帝疾病、战争胜利后的庆祝,以及对先帝的怀念,展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深忧虑。他自责未能尽职,同时批评了朝廷内外的种种问题,如贵族的腐败、军队的无能、边疆的危机以及士人的无所作为。诗人借用历史典故,如周武王与姜太公的典故,表达出对贤明君主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期盼。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沉痛,体现了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三忠祠诗次韵淮阴方太守(其一)诸葛武侯

驱驰曾喜出南阳,鱼水犹怀聚一堂。

拜表宫中无故主,坠星原上漫垂杨。

三年后死功须定,百务劳生敌解量。

莫恨马曹终窃据,荆徐不得失云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洞庭日落风浪涌,倒影射堂堂欲动。

惨淡谁闻紫芝曲,独善不救苍生哭。

先帝亲裁五色诏,老臣曾受三朝禄。

此时边徼多战声,曳履谒帝登承明。

谢安笑却淮淝敌,魏相坐测单于兵。

九重移榻数召见,夹城日高未下殿。

英谋密语人不知,左右微闻至尊羡。

自从龙去不可攀,公亦卧病思东山。

湘娥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

上书苦死只欲归,圣旨优容意悽恻。

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鸦翎黑。

崇文城门水云白,是日观者涂路塞。

城中冠盖尽追送,尘埃不见长安陌。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不尔抽身早亦得。

君不见汉二疏,千载想慕传画图。

即如草堂何处无,禄食腼窃胡为乎。

乃知我公真丈夫,呜呼乃知我公真丈夫。

形式: 古风

鄱阳湖十六韵

太祖平陈日,楼船下此湖。

波涛留壮色,天地见雄图。

水上开黄屋,云中下赤乌。

士犹询后载,戈巳倒前徒。

力屈鲸鲵仆,声回雁鹜呼。

横江收玉笥,跨海定金符。

文轨遥通楚,梯航讫至吴。

虎贲虽莫敌,龙战岂全辜。

血染犹丹草,骨沉空白芜。

汀洲夜寂寂,霜月鬼呜呜。

杀气鼋鼍徙,腥风岛屿孤。

罾人拾古镞,艇客慨秋菰。

伟彼高光烈,还将萧邓须。

英谋协睿算,勇奋想长驱。

剑瘗神仍王,舟焚势与徂。

康山巍庙在,忠武激顽夫。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杂兴

浒西亦佳胜,日日有襟期。

田园俯川陆,葵藿满阶墀。

野叟遗浊醪,嘉树过凉飔。

微曛上崇巘,遐眺引东菑。

牧笛风外来,园禽鸣别枝。

睡足发新怀,此心谁得知。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