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远离尘嚣,专心于诗歌创作和自然生活的形象。首句“避客常悬榻”展现了他的隐逸之风,不愿接待客人,宁愿独处。接着“耽诗不到家”,表达了他对诗歌的痴迷,甚至忘记了回家,可见其对艺术的投入与热爱。随后,“锄云时种药,分月夜煎茶”两句,通过具体的活动如在云雾中劳作、月下煮茶,进一步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最后,“踪迹寰中梗,勋名镜里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真正的成就在于内心的平静与自我超越。“棋枰与书卷,乐事岂须赊”则点明了他以棋盘和书籍为乐,享受生活中的简单乐趣,并非追求外在的奢华或虚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艺术的深刻感悟,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