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河

客行岁晚非远游,河水无情日夜流。

去年排堤注东郡,诏使夺河还此州。

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

人言河源冻彻天,冰底犹闻沸惊浪。

形式: 古风

翻译

旅人行至年末并非远游,河水无情感日复一日流淌。
去年筑堤拦截河水流入东郡,皇命令它改道回流此州。
回忆往昔冬天行走在河桥上,千里飘雪,河流结冰壮观无比。
人们传说黄河源头冰冻通天,冰下仍能听到汹涌波浪的沸腾声。

注释

客行:旅行。
岁晚:年末。
非远游:并非长途旅行。
河水:黄河水。
无情:无情感。
日夜:日夜。
排堤:筑堤拦截。
东郡:古代行政区划。
诏使:皇帝的命令使者。
夺河:改变河流流向。
曾:曾经。
冰壮:壮观的冰景。
河源:黄河源头。
冻彻天:冰冻到天际。
沸惊浪:汹涌的波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渡河》,通过对冬季河水的描绘,展现了客行之人的旅途感受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首句"客行岁晚非远游"表达了诗人行程虽在年末,但并非漫无目的的远行,而是有特定的目的地。次句"河水无情日夜流"以河水的无情反衬出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诗句回忆了去年冬天的经历,"去年排堤注东郡"描述了河水泛滥的情景,而"诏使夺河还此州"则暗示了政府的干预和治理措施。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历史事件与自然环境的交织。

"忆昔冬行河梁上,飞雪千里曾冰壮"描绘了冬日河面冰雪覆盖的壮观景象,"人言河源冻彻天"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程度,而"冰底犹闻沸惊浪"则以奇特的想象,写出即使在冰封之下,仍能感受到水下的波涛汹涌,富有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河水为线索,通过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象的描绘,寓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黄庭坚的笔触细腻,情感深沉,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游愚溪

意行到愚溪,竹舆鸣担肩。

冉溪昔居人,埋没不知年。

偶托文字工,遂以愚溪传。

柳侯不可见,古木荫溅溅。

罗氏家潇东,潇西读书园。

笋茁不避道,檀栾摇春烟。

下入朝阳岩,次山有铭镌。

藓石破篆文,不辨瞿李袁。

嵌窦响笙磬,洞中出寒泉。

同游三五客,拂石弄潺湲。

俄顷生白云,似欲驾我仙。

吾将从此逝,挽牵遂回船。

形式: 古风

琼芝轩

卓仙在时养琼芝,深根固蒂活人命。

憧憧来问此何草,但告渠是唐婆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敬]韵

答子勉三首(其二)

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答王晦之见寄

临西风,动商歌。

故人别来少书信,为问故人今若何。

白云濛濛迷少室,明月耿耿照秋河。

可怜此月几回缺,空城每见伤离别。

邮筒朝解得君诗,读罢凉飙夺炎热。

嗟乎晦之遣词,长于猛健,故意淡而孤绝。

有如怒流云山三峡泉,乱下龙山千里雪。

大宛天马嘶青刍,神俊照人绝世无。

自言欲解羁衔去,不能帖耳驾盐车。

朝登商山采三秀,暮上缑岭追双凫。

纷纷黄口争粟粒,君用此策固未疏。

但恐高才必为一世用,虽有潺湲不得钓,空旷不得锄。

西风酌酒遥劝君,好去齐飞鸾凤群。

穷山远水乃是我辈事,荷锄把钓听子入青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