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雨

岁秋固多雨,每恨不及时。

黄尘蔽赤日,苗槁已不迟。

踏车声如雷,力尽真何为。

天岂不念民,云族风散之。

穷民守稼泣,便恐化棘茨。

妻子不望活,所惧尊老饥。

我愿上天仁,顾哀民语悲。

鞭龙起风霆,尚继丰年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秋季本就多雨,常常遗憾不能及时
黄土遮住红日,作物枯萎无需等待
推车声如雷鸣,尽管筋疲力尽却不知为何
上天难道不怜悯百姓,只让乌云驱散风雨
贫穷的民众守着庄稼哭泣,担心丰收转眼成棘丛
妻子儿女不期待生存,只害怕老人饥饿无食
我愿上天有仁慈之心,听见民众的悲伤呼唤
即使鞭打龙引来风暴,也要继续写下丰收的诗篇

注释

固:本来。
恨:遗憾。
蔽:遮蔽。
苗槁:作物枯黄。
踏车:农具,踩动的农车。
力尽:筋疲力竭。
天岂:上天难道。
云族:乌云成群。
棘茨:荆棘丛生。
活:生存。
尊老:年长的人。
仁:仁慈。
鞭龙:神话中的祈雨仪式。
丰年:丰收的年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闵雨》,表达了他对连绵秋雨对农事影响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诗中,诗人首先描述了秋季多雨的常态,感叹雨水未能适时降临,导致田间的庄稼因干旱而枯黄。他描绘出农民艰辛劳作的情景,踏车声如雷,但力气耗尽却无济于事,暗示了农人的无奈与疲惫。

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天公的质问,认为上天不应忽视百姓的困苦,希望云层散去,风儿带来甘霖。然而,对于生活艰难的贫民来说,他们只是期待能保住收成,以免连生存都成问题,甚至担心连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食物都会变得稀缺,家人将面临饥饿。

诗人流露出对老弱妇孺的深深忧虑,他们不求富裕,只求温饱,尤其是老人,他们的安危更是诗人心中的牵挂。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上天的祈愿,希望上天能展现出仁慈,回应百姓的悲泣,以雷霆之力驱散乌云,带来丰年的希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陆游关注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闵雨

腊雪不濡土,春风吹早尘。

东吴贵粳稻,布种当及晨。

千里方嚣嚣,坐视膏泽屯。

民孽实自作,所赖天公仁。

何时见秋穫,如山筑高囷。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阻风

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

欲去不得发,卧对青灯幽。

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微言入孤梦,恍与屈宋游。

睡起铜瓶响,欣然唤茶瓯。

吾道无淹速,风伯非所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陇头水

陇头十月天雨霜,壮士夜枕绿沈枪。

卧闻陇水思故乡,三更起坐泪数行。

我语壮士勉自彊,男儿堕地志四方。

裹尸马革固其常,岂若妇女不下堂。

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絮输胡羌。

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饭三折铺铺在乱山中

平生爱山每自叹,举世但觉山可玩。

皇天怜之足其愿,著在荒山更何怨。

南穷闽粤西蜀汉,马蹄几历天下半。

山横水掩路欲断,崔嵬可陟流可乱。

春风桃李方漫漫,飞栈凌空又奇观。

但令身健能强饭,万里只作游山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