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

苏李接风骚,继作代有人。

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

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

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

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

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

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读诗》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古代诗歌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苏李接风骚”,意指苏轼和李煜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引领了文坛风气。接着,“继作代有人”表明后世不断有人继续创作,传承这一文学传统。

诗人自谦“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表示自己对诗歌的爱好如同喜爱醇酒一般深厚。接下来,“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说明他追溯诗歌源头,学习并追随先秦至汉魏时期的诗歌风格。

“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则指出在晋代,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而对南朝齐梁时期的徐陵和庾信的作品则保持距离,显示出他对不同诗歌流派的偏好。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表明诗人对唐代李白、杜甫和韩愈的诗歌作品有着极高的敬意,愿意以他们为榜样,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模仿。

“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强调诗歌是儒家经典的一部分,体现了道德和哲学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诗人看来,诗歌的地位不可小觑。

最后,“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浮夸和靡丽的诗歌风格,并表示自己并不认同这样的创作倾向。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反映真实情感,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总结道,无论古今,优秀的诗歌都应具备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诗人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汲取了其中的精华。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性态度。

收录诗词(256)

周馨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诸生。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 字:小山
  • 籍贯:顾山

相关古诗词

读程子年谱

伊川十四五,亲从元公学。

吟风弄月时,每寻颜子乐。

洎乎廷臣荐,自谓学不足。

大贤出处心,翛然异流俗。

形式: 古风

感怀

闭户闲吟日易斜,十年萍梗作生涯。

如何壮岁唯谋食,差喜严君甫杖家。

孤馆灯残空有梦,故园尽复何无花。

更恩七叶传书法,业堕箕裘每自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读史

宋至盛名臣,元祐犹有人。

云何章蔡辈,邪志乃独申。

王吕导其先,京攸步后尘。

正人朝一空,澒洞王室昏。

道君误绍述,国势日沈沦。

薄伐酿边衅,花石困吴民。

洎乎金败盟,怀湣乃同伦。

读此辄掩卷,浩歌且垂纶。

形式: 古风

客中怀外叔舅吴稼堂茂才

客路栖迟绝往还,萧斋梦想白云间。

平安最喜高堂近,门外青山是故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