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读诗》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古代诗歌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苏李接风骚”,意指苏轼和李煜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引领了文坛风气。接着,“继作代有人”表明后世不断有人继续创作,传承这一文学传统。
诗人自谦“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表示自己对诗歌的爱好如同喜爱醇酒一般深厚。接下来,“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说明他追溯诗歌源头,学习并追随先秦至汉魏时期的诗歌风格。
“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则指出在晋代,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而对南朝齐梁时期的徐陵和庾信的作品则保持距离,显示出他对不同诗歌流派的偏好。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表明诗人对唐代李白、杜甫和韩愈的诗歌作品有着极高的敬意,愿意以他们为榜样,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模仿。
“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强调诗歌是儒家经典的一部分,体现了道德和哲学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诗人看来,诗歌的地位不可小觑。
最后,“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浮夸和靡丽的诗歌风格,并表示自己并不认同这样的创作倾向。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反映真实情感,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总结道,无论古今,优秀的诗歌都应具备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诗人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汲取了其中的精华。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性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