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白雁》由明代诗人朱珙所作,通过对白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汉使传书事惘然”,以汉使传书的典故起笔,引出一种茫然无措的情绪,为全诗定下了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基调。接着,“筝弹玉柱怨商弦”一句,以筝声的哀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情感表达更加生动。
“行离露阵迷湘浦,字断银钩带楚烟”两句,通过白雁在湘江边迷路的情景,以及其字迹在烟雾中模糊不清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人生迷茫和命运无常的感慨。这里的“湘浦”、“楚烟”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意境美,也暗含了对历史和文化的追忆。
“汀鹭错呼惭独立,沙鸥误认狎群眠”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汀鹭和沙鸥以人的感情,通过它们的“惭”和“误认”,反映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这里既有对个体孤独感的抒发,也有对群体行为的审视。
最后,“芦花明月长为主,自是来宾又隔年”两句,以芦花和明月作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白雁作为“来宾”,再次强调了生命短暂的主题,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力,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艺术表现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