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

年来岂复为秋悲,静里端能阅化机。

风引饥乌将子下,雨催群蚁运粮归。

略无车马闲尤好,粗有诗书家亦肥。

更得干戈渐衰息,不辞长采首山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近年来不再因秋天而悲伤,静心之中能洞察万物变化。
风吹饥饿的乌鸦带着幼鸟飞下,雨催促蚂蚁群搬运食物回家。
没有车马喧嚣反而更好,家中有些书籍也算富足。
战争逐渐平息,我愿意长久过着采薇(隐居)的生活。

注释

年来:近年来。
岂复:哪里还。
为:因为。
秋悲:秋天的悲伤。
静里:静谧之中。
端能:确实能够。
阅:洞察。
化机:万物的变化。
风引:风吹动。
饥乌:饥饿的乌鸦。
子下:幼鸟跟随。
雨催:雨催促。
群蚁:众多蚂蚁。
运粮归:搬运食物回家。
略无:完全没有。
车马闲:车马的喧嚣。
粗有:大致有。
诗书:书籍。
家亦肥:家庭也显得富足。
干戈:战争。
渐衰息:逐渐平息。
长采:长久地采集。
首山薇:首阳山的薇草(隐居之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景。"年来岂复为秋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淡然,"静里端能阅化机"则展示了他在寂静之中观察事物变化的能力与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风引饥乌将子下,雨催群蚁运粮归"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秋天的景象,其中“风引饥乌”和“雨催群蚁”分别形象地表达了鸟类和昆虫为了准备过冬而忙碌的情形。

诗人随后写道"略无车马闲尤好,粗有诗书家亦肥",此处反映出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他对精神文化的重视。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他也能从诗书中获得满足。

最后两句"更得干戈渐衰息,不辞长采首山薇"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生命力度减弱时,依然不辞辛劳地去寻找那些如同山间野草般的精神食粮。整体而言,这是一首颂扬隐逸生活、追求心灵自由的诗篇。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题日涉园诗

一叶黄时秋气清,三山转处大江横。

禽鱼自有亲人意,草木皆能识履声。

晴望高崖寻李愿,酒行半道致渊明。

将诗与结江山好,他日来游分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水云亭刘升道福唐所居

沙合南台会有期,沙边筑屋俯清漪。

宋香陈紫丹成后,渭绿湘斑族盛时。

长者时怀流水念,老兄元爱白云知。

一尘不到忘言处,云在青天水在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题足轩诗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题翠波亭

天垂叠巘翠相交,风展文漪碧半篙。

胜日难逢宜乐此,好山多买不为饕。

了无叹息同登岘,忽有会心如在濠。

更看溪光山色里,红霞蒸起万株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