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足轩诗

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

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在这世间哪里还有一丝真实,只有在寂静中才能感知万物的奥秘。
如果能像疏受那样听从父亲的建议,就不会像王章那样忽视妻子的意见。
幸运地从战火中逃脱,如同阳光普照大海般吞吐风云。
即使两顿粗茶淡饭也如同盛宴,一床布被也能带来春天般的温暖。

注释

宁:岂,哪里。
真:真实。
静极:极其安静。
众妙:万物的奥秘。
疏受:古代人名,此处比喻能接受他人意见的人。
父议:父亲的建议。
王章:古代人名,此处比喻忽视妻子意见的人。
妻言:妻子的意见。
兵火:战争。
蒙天幸:幸运地逃脱。
沃日:照耀。
海吞:如同大海吞吐风云。
藜羹:粗劣的食物。
大飨:盛宴。
布被:布制的被子。
春温:春天般的温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高洁之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域中宁有一毫真,静极方知众妙存"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认识,认为在平静无为的状态下,才能领悟到事物的真谛和各种美好的存在。

"疏受果能从父议,王章终不用妻言"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个人意志和社会规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里的“疏受”可能指的是通过父亲或长辈的教诲来理解事理,而“王章”则是指官方的法规或典章,诗人强调不轻易采纳妻子的意见,这反映出古代社会中男权至上的观念。

"脱身兵火蒙天幸,沃日风涛到海吞"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经历过战乱和灾难,但幸运地脱离了这些苦难。"两顿藜羹如大飨,一番布被有春温"则是对比,前者指的是简陋的食物,但在诗人的眼中却如同盛宴;后者说明即使是简单的布被,在春天也能感到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自适其安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以及在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题翠波亭

天垂叠巘翠相交,风展文漪碧半篙。

胜日难逢宜乐此,好山多买不为饕。

了无叹息同登岘,忽有会心如在濠。

更看溪光山色里,红霞蒸起万株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颜鲁公画像

结刍续体祭中丞,鬼质何为苦见嗔。

千五百年如烈日,二十四州惟一人。

朝衣视坎趋前死,羽服行山即此身。

赖有区区张孝举,直言惊倒汉廷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元宵怀都城简胡令俊民时胡连夕在告

天豁晴光合,檐收雪汁乾。

灯期欣在候,火令不为难。

方喜春风动,犹怜暮色寒。

仙晨今夜乐,帝所旧年观。

郁郁卿云密,葱葱瑞气盘。

五门双阙耸,三岛十洲攒。

风伯清黄道,钩陈卫赤鸾。

声流车水快,花影烛龙蟠。

入望云裳举,低迷杂佩珊。

歌翻楼上下,人与月团栾。

夜色清凝露,香风静泛兰。

陆莲摇艳质,汤鲤转惊澜。

故国云天外,家风楚俗完。

良时亦竞作,游兴颇相干。

诸县丰登际,元戎礼数宽。

辍耕来野父,沽酒办馀欢。

少问飞凫客,遥知道室安。

樵青能笑语,太白酌瀰漫。

要是弦堂宓,何妨花县潘。

黄庭须默课,灯录不重看。

羡子闭门坐,嗟予脚力殚。

醉归哦五字,一一待公刊。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再次前韵

日走瞿昙宅,殷勤问觉圆。

荷珠翻雨碎,荇带逆风牵。

安步穿芒屩,长驱断蜡鞭。

临深呼属玉,骑气道蜿蜒。

前辈几人到,高情五字篇。

翩翩遗浊世,落落度长年。

断石崖蜂出,乔枝谷鸟迁。

端为逃暑去,复作拂云眠。

心旷风林豁,书乾棐几鲜。

丞方有公事,尉亦从群仙。

倚玉吾何幸,栖云志未偏。

久知情澹泊,不梦翠连娟。

晚日斜吹绮,新诗欲斗妍。

微行窥沼鹄,孤坐蜕枝蝉。

俯视千章木,如临尺五天。

韵高巾垫角,饮痛盏垂莲。

小筑坚前约,兹游定昔缘。

欲誇山耸髻,安得思流泉。

却恐樽无醁,群忧爨不烟。

谁来助清兴,吹裂笛如椽。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