祐侄初赴乡举吾家读书三世至此侄才七人作十八韵诲之

家学今三世,儒流甫七人。

生涯元窭悴,存没几酸辛。

父干真吾责,孙枝见汝新。

提携从总丱,成长及冠巾。

幸有源流正,应先器质醇。

绪馀虽耳染,缘饰匪天真。

黄卷心怀古,青灯坐达晨。

定无钱使鬼,当见笔如神。

科目诚沿袭,朝家重选抡。

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

此日云霄路,他年柱石臣。

成功期济世,私喜固荣亲。

俗薄堪长笑,才轻不自珍。

膀肛誇小技,屑窣较微尘。

努力初濡翰,驰心谨问津。

利名卑汲汲,教诲实谆谆。

莫滥齐庭吹,空惭越里颦。

裁诗不尽意,持付合书绅。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翻译

家族传承已三代,儒家门第仅七人。
一生贫困多困顿,生离死别常辛酸。
父亲的期望是我责任,孙子的成长见证你新生。
从幼年至成年,我都陪伴着你,直到戴上帽子成为成人。
幸好家风纯正,品质淳厚是首要。
虽然耳濡目染,但不应失去天真的本色。
沉浸在古籍中,彻夜伴青灯,无愧于读书人。
绝不会用钱去贿赂,只愿笔下如有神。
科举之路我遵循,朝廷选拔看重人才。
如同清夜月桂,春天曲江花盛开。
今日踏上仕途,未来有望成为国家栋梁。
期待能济世救民,个人成就也令亲人欢喜。
面对世俗浅薄,我自知才华不被珍视。
炫耀小技令人鄙视,微不足道如同尘埃。
初次提笔要努力,专心致志寻求知识。
对名利的追求卑微,教育他人却真诚。
不要滥竽充数,徒增惭愧,不如谦逊学习。
诗歌未能尽言,交付给同僚共勉。

注释

儒流:儒家门第。
窭悴:贫困困顿。
总丱:幼年。
冠巾:成年,戴上帽子。
源流正:家风纯正。
器质醇:品质淳厚。
耳染:耳濡目染。
笔如神:笔下如有神。
科目:科举考试。
桂分:科举得中,如月中桂。
柱石臣:国家栋梁。
济世:救济世人。
私喜:个人的喜悦。
膀肛:炫耀小技。
问津:寻求知识。
齐庭吹:滥竽充数。
越里颦:谦逊学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图景。开篇便提到家学已经延续三世,儒家思想在家族中流淌,已有七人涉足其间。这反映出作者对于家族文化底蕴的自豪以及对儒家文化深厚的根基的肯定。

诗人通过“生涯元窭悴,存没几酸辛”这两句字,表达了生活中的艰难与挑战,以及对前人的怀念和敬仰。紧接着,“父干真吾责,孙枝见汝新”则强调了家族教育的重要性,父亲的教诲如同严师,而子孙则要不断更新知识,展现出新的成就。

“提携从总丱,成长及冠巾”描述的是家庭对子女的培养,从幼儿时期的教育到成年后的学业成就,都离不开家族的支持和指导。诗中多次强调了“儒流”、“儒家思想”,显示出作者对于儒家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的认同。

“幸有源流正,应先器质醇”表达了对家族学术传承的一种庆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认为这种传承是纯洁和珍贵的。而“绪馀虽耳染,缘饰匪天真”则是在告诫后人,即使外界的诱惑多么强烈,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不被世俗之物所迷惑。

接下来的“黄卷心怀古,青灯坐达晨”写的是诗人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典,怀念古人的学问精神。紧接着,“定无钱使鬼,当见笔如神”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书写的重视,以及文字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

“科目诚沿袭,朝家重选抡”表现出家族在科举考试中的传统和对学术成就的追求。而“桂分清夜月,花趁曲江春”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可能是在通过这种景象来比喻家族文化的繁荣。

最后,“此日云霄路,他年柱石臣。成功期济世,私喜固荣亲。”表达了对未来抱有希望,对家族成员在社会上的成功和贡献表示祝福,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于家族荣耀的期待和骄傲。

整首诗通过对家庭教育、儒家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学术追求等方面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于家族历史、文化根基和个人成就的深刻反思与高度评价。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冷副端与诸人九日登高有诗次韵(其一)

日薄天清山翠浓,西来万里有清风。

十分秋色嚣尘外,千古佳辰感慨中。

云隐蜃楼东海碧,江涵雁字夕阳红。

诗翁不负登高兴,消得觥船一棹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别黄岩范令

庆历诸名卿,四海标一范。

堂堂元祐相,人望复不减。

江河源流大,终华峰峦崭。

远优士会燮,讵作栾书黡。

君侯大雅士,渊然粹家范。

春风花气馥,秋月寒江湛。

贞刚谢瑕缺,洁白消黕黤。

驱车问前躅,云路声轞轞。

牛刀亦何为,游刃初不斩。

解令襦裤民,桁杨戒无犯。

时情互醒醉,世味各辛碱。

安知国中狂,正欠秋牙喊。

丈夫自有在,细故非所歉。

岂无昆明池,著此黄龙舰。

伊余秉微尚,顾瞻随軓軓。威仪觌麒凤,冠緌笑蝉?。

吾徒本平旷,谁能事崄巉。

相知意气得,欲别精神黯。

东风动绮席,潮痕带晴槛。

为公醉登舟,离襟不能掺。

形式: 古风

即事(其一)

凝云淡淡山苍苍,天影下照生湖光。

渔舟散入绿蘋去,划破琉璃三四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吴文伯用李允蹈追字韵见赠亦次答之

鸡鸣市声起,冠盖日相追。

终然寡同调,千里怀风期。

忆从十年前,识君黄绢词。

安知淮海来,得此埙篪吹。

武库森器宝,清庙陈尊彝。

持君胸中富,自足夸一时。

况今亨衢开,秣马随所之。

功名何足道,谈笑观指麾。

交情无远近,人事有合离。

他年一尊酒,长恐劳相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