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香盛开呈益国公二首(其一)

近看丁香万粒攒,远看却与紫毬般。

谁将玉胆蔷薇水,新濯琼肤锦绣襌。

净界薰脩尔芬馥,无人剪剔自团栾。

下元前至上元后,省得龙沉与麝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近处看那丁香花朵密集如万粒攒聚,远处望去却像紫色的球体。
是谁用蔷薇水清洗了玉质的胆囊,让洁白的肌肤焕发出锦绣般的光彩。
洁净的世界因你的芬芳而修行,无需人来修剪,自然成团簇。
从下元节到上元节期间,你比龙涎香和麝香更让人珍爱。

注释

攒:聚集,攒聚。
紫毬:紫色的球状物。
玉胆蔷薇水:比喻珍贵的香水或液体。
琼肤:洁白如玉的肌肤。
净界:洁净的世界,可能指心灵或环境。
团栾:团聚,簇拥。
下元:农历十月十五,道教中的地官生日,有祭祀活动。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道教中的天官生日,也有祭祀活动。
龙沉:龙涎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麝兰:麝香,一种名贵的香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瑞香盛开呈益国公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瑞香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

“近看丁香万粒攒,远看却与紫毬般。”这两句诗生动地描述了瑞香花的特点。从近处看去,瑞香如同丁香一般,每一朵都紧密相连,形状饱满;而从远处观察,它们又像是紫色的球体,散发着淡雅的色彩和气息。

“谁将玉胆蔷薇水,新濯琼肤锦绣襌。”诗人借用了“玉胆”、“蔷薇水”等意象,形容瑞香花清新脱俗,如同用珍贵的药材浸润过的细腻肌肤,穿着精美的锦缎衣裳。这些比喻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和想象空间。

“净界薰脩尔芬馥,无人剪剔自团栾。”这两句描写了瑞香花开在清幽的环境中,散发出淡雅的香气,但却无需人工修剪,它们自然而然地结成团块。诗中通过“净界”、“薰脩”等词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美好的氛围。

最后两句,“下元前至上元后,省得龙沉与麝兰。”表达了诗人对瑞香花的深刻领悟。无论是在节气到来之前还是之后,诗人都能从瑞香中感受到如同珍贵药材“龙沉”和“麝兰”一般的美好和价值。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瑞香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和高雅的情操,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督诸军求盗梅州宿曹溪呈叶景伯陈守正溥禅师

南斗东偏第一山,白头初得扣禅关。

祖衣半似云来薄,金钥才开雾作团。

一钵可能盈尺许,千年有底万人看。

今宵雪乳分龙焙,明日黄泥又马鞍。

形式: 七言律诗

筠庵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

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

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

犬嘷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

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

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

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

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

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

形式: 古风

筠庵午憩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风从林梢落,吹乱竹根草。

巾屦上下凉,莺鹊左右噪。

市声元不近,静听远亦到。

石磴坐来温,藓径净如扫。

书空作愁字,已忘偏旁了。

犹自忘了愁,而况记得老。

客来谈世事,欲笑还懒笑。

形式: 古风

蜂儿

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

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蜡,嫩蜜方成蜜。

蜜房蜡片割无馀,老饕更来搜我室。

老蜂无味祗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儿。

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毁我室取我子。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