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庵

故老谈李仙,晋日上寥廓。

随身无长物,止跨一只鹤。

鹤本非胎生,古卵尚遗壳。

千年石似坚,覆在凤山脚。

寒宵晦风雨,神光照岩壑。

犬嘷鸡夜鸣,龙泣人寝愕。

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

当时抱破处,作门不关钥。

盖以一把茅,聊以护霜雹。

遐瞻如钓翁,蓑衣逐层著。

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

雾中披羽衣,砌下脱芒屩。

入户环仰观,中空生响诺。

不见朱顶雏,犹存雪色膜。

松梢双老鹳,戛然下檐角。

老夫忽心惊,不敢小盘礴。

形式: 古风

翻译

老人谈论着李仙的事迹,那是晋代的广阔天空。
他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只骑着一只鹤。
鹤并非胎生,而是古老的蛋孵化出来的,蛋壳还在。
千年石头坚硬如铁,覆盖在凤山脚下。
寒冷的夜晚风雨交加,神光照亮了山谷和沟壑。
狗吠鸡鸣声在深夜回荡,龙的哭泣让人惊醒。
现在这里是筠庵,不是用绳子削成的。
当初破开的地方,如今成了门,无需钥匙。
只用一把茅草,勉强抵挡霜雪冰雹。
遥望此景,仿佛渔翁垂钓,蓑衣层层叠叠。
我来探索这里,心中仍有疑惑,怀疑是民间的笑话。
在雾中我披上羽毛衣,台阶下脱去草鞋。
进入屋内,环顾四周,空洞中回荡着声音。
并未见到红色冠毛的小鸟,只有雪白的薄膜留存。
松枝上两只老鹳突然落下,碰到了屋檐。
我忽然心头一惊,不敢轻率地坐下来。

注释

故老:年老的人。
寥廓:辽阔、广大。
长物:多余的东西。
鹤:一种长寿的鸟类。
胎生:通过母体直接生下。
凤山:虚构或象征性的山名。
神光:神秘的光芒。
羽衣:用羽毛制成的衣服。
芒屩:草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仙人李仙的生活场景,通过对他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遁世隐居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古朴,其中“祇今筠庵是,因物非绳削”一句,表达了仙人顺应自然,不为世俗所羁绊的生活态度。“我来验幽讨,意尚疑谚谑”则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好奇与探寻,同时也流露出对仙界真伪的质疑。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道法和仙境的广泛兴趣,以及他们对于精神自由和物质脱离的追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筠庵午憩

筠庵稍不至,一至一回好。

风从林梢落,吹乱竹根草。

巾屦上下凉,莺鹊左右噪。

市声元不近,静听远亦到。

石磴坐来温,藓径净如扫。

书空作愁字,已忘偏旁了。

犹自忘了愁,而况记得老。

客来谈世事,欲笑还懒笑。

形式: 古风

蜂儿

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

作蜜不忙采花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蜜成万蜂不敢尝,要输蜜国供蜂王。

蜂王未及享,人已割蜜房。

老蜜已成蜡,嫩蜜方成蜜。

蜜房蜡片割无馀,老饕更来搜我室。

老蜂无味祗有滓,幼蜂初化未成儿。

老饕火攻不知止,既毁我室取我子。

形式: 古风

解舟棠阴砦

湖尽有残渺,情知无博澜。

纵眺犹杳空,至竟济者安。

回思遇险时,分晷过亦难。

亦岂有奇画,死生听之天。

安知天矜否,此外无控抟。

一风动旬月,三日忽自阑。

未涉浪自怖,既涉焉用驩。

畏涂已数践,老命偶再全。

还家切勿诉,空遗儿女潸。

亦勿诉同列,同列已预言。

形式: 古风

遣骑迎家久稽来讯

还家家尚缅,迎家家未来。

去住两不知,安否更相猜。

偶思十年事,谁谓今岁乖。

始我离高安,述职朝天街。

中外理难必,骨肉心与偕。

同室忽分涂,老情非不怀。

入京就一列,汲汲营尺榱。

墙屋亟求完,妇子岂我催。

前知来期杳,更用辛苦为。

属以王事出,寒舲如江淮。

风霜厉宵泳,山水荐晓瑰。

六朝几宿草,事往空馀哀。

梦收儿女书,喜极睫为开。

一欣虽非实,差慰肠九回。

归帆拂惠山,良讯传荆涯。

启缄复非真,旅思弥不佳。

船门且看雪,呼僮涤荷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