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牡丹

正绿阴浓,莺声懒,庭院寒轻烟薄。

天然花富贵,逞夭红殷紫,叠葩重萼。

醉艳酣春,妍姿浥露,翠羽轻明如削。

檀心鸦黄嫩,似离情愁绪,万丝交错。

更银烛相辉,玉瓶微浸,宛然京洛。朝来风雨恶。

怕僝僽、低张青油幕。

便好倩、佳人插帽,贵客传笺,趁良辰、赏心行乐。

四美难并也,须拼醉、莫辞杯勺。被花恼、情无著。

长笛何处,一笑江头高阁。极目水云漠漠。

形式: 词牌: 大酺

鉴赏

这首宋词《大酺·牡丹》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牡丹图景。开篇“正绿阴浓,莺声懒,庭院寒轻烟薄”写出了浓密的绿荫中,黄莺慵懒鸣叫,庭院里春意虽浓,但仍有微微寒意和薄雾,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

接着,“天然花富贵,逞夭红殷紫,叠葩重萼”赞美了牡丹的华贵与繁盛,色彩斑斓,花朵重重叠叠,犹如富贵人家的华丽景象。“醉艳酣春,妍姿浥露,翠羽轻明如削”进一步描绘牡丹盛开时的娇艳姿态,仿佛带着露珠的翠羽般清新明亮。

“檀心鸦黄嫩,似离情愁绪,万丝交错”运用比喻,将牡丹花瓣的深浅对比比喻为离别之情的复杂交织,增添了情感深度。随后,“银烛相辉,玉瓶微浸,宛然京洛”则通过精致的环境烘托,暗示牡丹的高贵气质,如同京都洛阳的繁华景象。

然而,“朝来风雨恶”转折,预示着牡丹可能遭遇风雨摧残,让人担忧其命运。“怕僝僽、低张青油幕”表达了对牡丹的怜惜,希望能为它遮挡风雨。接下来,词人借佳人插帽、贵客传笺,倡导在美好的时光里欣赏牡丹,尽情行乐。

最后,“四美难并也,须拼醉、莫辞杯勺”强调要把握眼前的美好,尽管花期短暂,也要尽情享受。词句“被花恼、情无著”流露出对牡丹的喜爱和留恋,而“长笛何处,一笑江头高阁”则以悠扬的笛声和江边的笑声收尾,画面转向了宁静的江头,极目远眺,水天一色,给人留下无限遐想。

总体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美丽与命运起伏,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宋词的婉约之美。

收录诗词(69)

赵以夫(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 字:用父
  • 号:虚斋
  • 籍贯: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 生卒年:1189-1256

相关古诗词

小重山.红木樨次谢先辈韵

一种分香自月宫。人间清绝处,小山丛。

谁将仙米掷虚空。丹砂碎,糁遍碧云中。

好是窦家风。年年秋色里,又香浓。

风流全在主人翁。青青鬓,相映脸潮红。

形式: 词牌: 小重山

凤归云

正愁予,可堪去马便騑騑。拟折一枝。堤上万垂丝。

离思无边,离席易散,落日照清漪。

苦是禁城催鼓,虚床难寐,梦魂无路归飞。

陡寒还热,急雨随晴,化工无准,将息偏难,更向分携处、立多时。

吟鬓凋霜,世味嚼蜡,病骨怯朝衣。

我有一壶风月,荔丹芝紫,约君同话心期。

形式: 词牌: 凤归云

双瑞莲

千机云锦里。看并蒂新房,骈头芳蕊。

清标艳态,两两翠裳霞袂。似是商量心事。

倚绿盖、无言相对。天蘸水。彩舟过处,鸳鸯惊起。

缥缈漾影摇香,想刘阮风流,双仙姝丽。

闲情不断,犹恋人间欢会。

莫待西风吹老,荐玉醴、碧筒拼醉。清露底。

明月一襟归思。

形式: 词牌: 双瑞莲

天香.牡丹

蜀锦移芳,巫云散彩,天孙剪取相寄。

金屋看承,玉台凝盼,尚忆旧家风味。

生香绝艳,说不尽、天然富贵。

脸嫩浑疑看损,肌柔只愁吹起。花神为谁著意。

把韶华、总归姝丽。可是老来心事,不成春思。

却羡宫袍仙子。调曲曲清平似翻水。

笑嘱东风,殷勤劝醉。

形式: 词牌: 天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