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作二首(其一)

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

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

嗟予世外人,火食常呕噎。

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

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

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

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

但令天无云,岂复计圜缺。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月下作二首》其一,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处时的心境。首句“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写诗人于池边感受微风轻拂,踏着清凉的月光漫步柏树间,营造出宁静而清幽的氛围。接着,“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表达了诗人从梦境中醒来,感到清爽,仿佛能洗去内心的烦忧。

诗人自比为“世外人”,感叹日常生活的艰辛,“火食常呕噎”,暗示生活的困苦。他向往自然界的纯净,如云表露和太古雪,却难以寻觅。这里流露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现实生活的无奈。“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进一步表达了对超凡之物的渴望,可能是指仙丹或隐喻精神上的解脱。

然而,诗人明白自己身处尘世,“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低头面对世俗,如同被束缚的鹰,充满了忧虑。尽管如此,他通过修炼“服月芒”(可能是比喻吸收月光精华),逐渐掌握了某种心境的秘诀,不再过于计较生活的不完美。“但令天无云,岂复计圜缺”意味着只要心无杂念,就能超越世俗的困扰,不拘泥于事物的圆满。

最后,诗人独自吟咏诗句,内心世界变得清澈明亮,“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整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起伏与净化过程,体现了他的超脱与坚韧。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月下步至临皋亭

芒鞋踏松阴,迨此船未发。

清游岂无伴,三友风露月。

山川郁盘纡,鸥鹭浩灭没。

当年老先生,想像散醉发。

浮生等昨梦,久已埋玉骨。

吾侪幸彊健,何事拘簪笏。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月下独行桥上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

放翁一幅巾,与影俱翩仙。

飞桥挂澄溪,幽窦鸣细泉。

开岁才俛仰,已近摇落天。

殊方久滞留,感此岁月迁。

归来看青灯,悄怆不得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月下野步

空中磊落斗跨天,道旁荒寒月满川。

行歌惊起鸥鹭眠,三万里在拄杖边。

敲门索酒太华前,飞渡黄河不须船。

袖中短铁青蜿蜒,昔曾巴邱从老仙。

削平岩崖抉云烟,此妙可得不可传。

雷声殷殷电煜然,已觉辽碣无腥膻。

雪花如席登祁连,归来却看东封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月夕

我昔隐天台,夜半游句曲。

弄月过垂虹,万顷一片玉。

烟艇起菱唱,水风吹钓丝。

更欲小徙倚,恐失初平期。

今年游青城,三十六峰峦。

白云反在下,使我毛骨寒。

天如玻璃钟,倒覆湿银海。

素璧行其间,草木尽光彩。

姮娥顾我笑,手抚玉兔儿。

莫怪世人生白发,秋风桂老欲无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