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小圆珠串静慵拈。夜厌厌。下重帘。

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

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一颗颗小圆珠串安静地躺着,无人去触碰。夜晚漫长而无聊,厚重的窗帘落下。
曲折的屏风前,蜡烛斜照,心中的思绪凝结在眉头。
书信上的金字微微打开,香炉中的香烟袅袅升起,我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只因怨恨那西边的月亮。

注释

小圆珠串:串珠装饰。
静慵拈:安静地躺着,无人理会。
夜厌厌:夜晚漫长而无聊。
重帘:厚重的窗帘。
曲屏:弯曲的屏风。
斜烛:倾斜的蜡烛。
心事入眉尖:心中的忧虑凝聚在眉头。
金字半开:书信上的金字部分展开。
香穗小:香炉中升起的细小香烟。
愁不寐:忧愁得无法入睡。
恨西蟾:怨恨西边的月亮(古人常以月喻思乡或离别之愁)。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张先的《江城子》,是一首描写女子闺房之愁和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情。我们来细致地鉴赏一下。

"小圆珠串静慵拈" 这句通过细腻的手法,展现了女主人公在夜深人静时刻独自一人玩弄着手中的小圆珠串的情景,这个动作既表现出她的寂寞与无聊,也透露出她内心的不宁静。

"夜厌厌。下重帘。" 夜厌厌,形容夜晚的深沉和安静,"下重帘"则是为了隔绝外界的喧嚣和光线,使得室内更加昏暗,这两句共同营造出一种封闭而又深邃的氛围。

"曲屏斜烛,心事入眉尖。" "曲屏"指的是弯曲的屏风,"斜烛"则是倾斜的灯光,这些景象在这里都是为了突出女主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她的心事似乎都凝聚在眉间,每一个微小的表情变化都可能揭示着她的思绪万千。

"金字半开香穗小,愁不寐,恨西蟾。" 这里写的是一朵半开的金黄色花朵,它象征着女主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同时也反映出她对远方征人的思念之深。"愁不寐"表达了她的忧虑与失眠,而"恨西蟾"则是指月亮,古代常用"蟾"来称呼月亮,这里的"恨"是因为月亮下挂,令人联想起远方的亲人或恋人,从而生发出更多的情感波动。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孤独而又深情的女子,她在夜晚的寂寞中思念着远方的人。张先以其精湛的笔法,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读之不禁陷入一种悠长的历史情怀之中。

收录诗词(191)

张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尚书都官郎中。晚年退居湖杭之间。曾与梅尧臣、欧阳修、苏轼等游。善作慢词,与柳永齐名,造语工巧,曾因三处善用“影”字,世称张三影

  • 字:子野
  • 籍贯:乌程(今浙江湖州吴兴)
  • 生卒年:990-1078

相关古诗词

百媚娘

珠阙五云仙子。未省有谁能似。

百媚算应天乞与,净饰艳妆俱美。

若取次芳华皆可意。何处比桃李。蜀被锦纹铺水。

不放彩鸳双戏。乐事也知存后会,争奈眼前心里。

绿皱小池红叠砌。花外东风起。

形式: 词牌: 百媚娘

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

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形式: 词牌: 行香子

西江月

泛泛春船载乐,溶溶湖水平桥。高鬟照影翠烟摇。

白纻一声云杪。倦醉天然玉软,弄妆人惜花娇。

风情遗恨几时消。不见卢郎年少。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西江月.赠寄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恻隐救民饥。

况乃义方教子。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竞赋怀辞。

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钧天从此。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