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肃肃朱陵庙,怀柔忆我皇。
乾坤归火德,日月起南方。
秩礼遵虞典,斋心启夏王。
千秋巡狩迹,想像辟鸿荒。
这首诗描绘了对朱陵庙的肃穆敬仰之情,以及对帝王怀柔政策的追忆与赞颂。诗人以天地间的大义为背景,将朱陵庙的地位提升至象征宇宙秩序与帝王权威的高度。通过“乾坤归火德,日月起南方”两句,巧妙地将庙宇所在之地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联系起来,暗示着庙宇所承载的文化与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接下来,“秩礼遵虞典,斋心启夏王”则进一步强调了庙宇在礼仪制度和精神修养方面的作用,体现了对古代先贤智慧的尊重与传承。最后,“千秋巡狩迹,想像辟鸿荒”表达了对帝王巡游历史的怀念,以及对开天辟地英雄事迹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怀与文化认同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朱陵庙的庄严与神圣,也寄托了对历史伟人及其功绩的崇敬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共鸣。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先皇钟鼓在,肃穆百神朝。
凤管流清殿,霓旌捲碧霄。
坤舆虽北陷,天柱尚南标。
维岳司休命,无疆锡帝尧。
长沙南纪外,迁客九疑边。
皇帝虚前席,书生实少年。
岳云高冠日,湘水远连天。
故宅馀春车,行人重怆然。
楚人端午日,招屈向湘沅。
河伯空交手,巫阳不予魂。
蛟龙侵水屋,风雨蔽天门。
掩泣纷歌舞,思君不可谖。
八月潇湘客,三更乌鹊楼。
天随珠斗转,雪抱玉盘流。
远望惟京阙,相思若女牛。
同心栀子苦,欲寄隔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