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元丰五首(其四)

放歌扶杖出前林,遥和丰年击壤音。

曾侍土阶知帝力,曲中时有誉尧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手握拐杖放声歌唱走出前林,远远呼应着丰收年景的击壤欢庆之声。
曾经侍奉在土阶之下深知帝王的力量,歌曲中不时流露出对尧帝的赞美之情。

注释

放歌:唱歌庆祝。
扶杖:拄杖而行。
出:走出。
前林:前方的树林。
遥和:远远应和。
丰年:丰收之年。
击壤音:击壤(古代农人庆祝丰收的歌声)。
侍:侍奉。
土阶:古代简陋的台阶,象征地位低下。
知:了解。
帝力:帝王的力量。
曲:歌曲。
时有:有时。
誉:赞美。
尧心:尧帝的心意,代指圣明君主。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美好年华和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赞美之情的诗句。诗人以"扶杖出前林"开篇,描绘了一位老者手持拐杖,缓步于郊野之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一种从容自得的态度。

"遥和丰年击壤音"一句,则将视线转向远方,那里的农民正在勤劳地工作,敲打着土地的声音此起彼伏,预示着一个丰收的季节即将到来。这里的"丰年"不仅指的是物质上的富足,更寓意着精神上的一种满足与和谐。

"曾侍土阶知帝力"一句,诗人回忆起过去在田野劳作的日子,那时对大自然的力量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土阶"可能是指农田中的水利设施或是耕地的梯田,而"帝力"则是对上天赋予万物生长之力的敬畏。

最后,"曲中时有誉尧心"表达了诗人对于古圣先贤,如尧舜那样的理想君主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曲中"可能指的是诗歌之中,或者是生活的点滴之间,而"誉尧心"则显示出诗人内心对公正、智慧和仁爱领导者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几句话构建了一幅充满了自然美好、社会理想和个人情感交织的画面,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美好憧憬与深刻感悟的表达。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歌元丰五首(其三)

湖海元丰岁又登,稆生犹足暗沟塍。

家家露积如山垄,黄发咨嗟见未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歌元丰五首(其二)

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鳅。

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歌元丰五首(其一)

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

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碧芜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村深。

客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