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元丰五首(其一)

水满陂塘谷满篝,漫移蔬果亦多收。

神林处处传箫鼓,共赛元丰第二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收的景象和欢庆节日的情形。"水满陂塘谷满篝",通过对水利设施的描述,展现了农业生产的成果,水塘溢满,谷物堆积如山,显示出一年一度的丰收景象。

"漫移蔬果亦多收",进一步强调了农作物的繁盛,不仅是谷类,还包括了各种蔬菜和果实,反映出农业生产的全面丰收。

"神林处处传箫鼓",则转向节日庆典的氛围。古代中国的节庆活动中常有击鼓表演,这里的“神林”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别的地方或是特别的树木,而“箫鼓”的声音在各个地方回响,预示着一个欢快、热闹的场面。

最后一句"共赛元丰第二秋",暗示了这首诗是在庆祝某种节日或活动,可能是指北宋时期的“元丰”年间(即公元1078-1085年),而“第二秋”则意味着这是该年份中的第二个秋季。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强调了当下所处时间点的重要性,以及这场庆典是众人共同参与的盛事。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丰收和节日活动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展示了其对于时光流转的敏锐感受。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碧芜

碧芜平野旷,黄菊晚村深。

客倦留甘饮,身闲累苦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精卫

帝子衔冤久未平,区区微意欲何成。

情知木石无云补,待见桑田几变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嘲白发

久应飘转作蓬飞,眷惜冠巾未忍违。

种种春风吹不长,星星明月照还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翅轻于粉薄于缯,长被花牵不自胜。

若信庄周尚非我,岂能投死为韩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