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

形式: 五言律诗

翻译

相聚如同浮云流水般无常,像浮萍一般漂泊不定。
今天我用俚语回应你的诗篇,明天我们可能相隔重重山川。
鸿雁传书,请务必带到,秋天的约定不要因此而冷却。
其实我们并不远别,何需如此伤感地唱起离别的《阳关三叠》。

注释

浑无定:形容完全无固定,变化无常。
云萍:比喻人的漂泊不定,如云随风,如萍逐水。
俚句:通俗的诗句,非正式或高雅的文学表达。
隔重山:形容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盟:誓言,约定。
阳关:古代边关名,常用来象征离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黄山中进退韵以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分别时的心境。

“会聚浑无定,云萍一样观。”这两句描绘了人生聚散无常,如同云中的花朵,不可捉摸,也表现了作者在面对朋友聚会时那种超然物外的淡定心态。

“今朝酬俚句,明日隔重山。”诗人通过今朝与友人欢聚畅饮,明日便要跨越重重山岭而去,表达了即将到来的分别和旅途的艰难。

“鸿便书须寄,秋期盟莫寒。”这里展示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贵以及对承诺的重视。在秋天这个季节里,通过书信传递着彼此的情谊,同时也提醒对方不要忘记当初的约定。

“算来无远别,底用唱阳关。”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计算着即将到来的分别并不是那么遥远,为什么还要哼唱那离别之曲《阳关三叠》呢?这里流露出一种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无奈和不舍。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分别和友情的描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程直学秋雨感

一雨战秋阳,风生衣袂举。

更不假蒲葵,秋阳眇何许。

浑如赫赫人,其技只鼯鼠。

须信有循环,凉生屏烦暑。

此意默领会,何劳向人语。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次程南仲韵(其三)

兴来呼酒乏瓷卮,自笑醄醄作么为。

细诵坡仙前后赋,更歌元亮去来辞。

一心湛彻长如水,两鬓髼松半欲丝。

毕竟不消惆怅得,苍松独傲岁寒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草塘袖诗言别次韵以饯

数日君不来,欲赋莫云诗。

今朝忽过我,欢然如先期。

谈论已忘倦,坐卧犹忘机。

正尔踌躇间,袖出言别诗。

且知束锦囊,届途无多时。

使我心为感,使我心为悲。

此意竟何如,写作送行诗。

君不鄙我句,喜色形须眉。

明朝天一方,胥会知何时。

形式: 古风

呈赵提领

从容依绿泛莲红,吾郡生民有幸逢。

政事分明天外月,风标翘楚雪中松。

携琴领鹤宦情好,横笛倚楼诗兴浓。

腾茂蜚英闻帝里,行看宠锡禄千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