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间那是无愁处。何况是、春归去。
着意留春春不住。
莫教到得,明年今日,又说人虚度。
人生拚却愁如许。不肯叨叨向春诉。
絮逐芳尘花逐雨。
春今如此,人今如此,毕竟谁辜负。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青玉案·送春》是一首表达对春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离去的场景,感叹人间无常,时光易逝。
"人间那是无愁处",开篇即揭示出人生的不易寻觅无忧之境,暗示了词人对世事纷扰的理解。接着,“何况是、春归去”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
“着意留春春不住”,词人试图留住春天,但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寓意生命的无常和人力的渺小。“莫教到得,明年今日,又说人虚度”则表达了对未来岁月流逝的忧虑,担心自己虚度光阴。
“人生拚却愁如许”转而直面人生,承认愁苦的存在,词人不愿将自己的愁绪向春天倾诉,而是选择默默承受。“絮逐芳尘花逐雨”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日落花随风飘散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最后,“春今如此,人今如此,毕竟谁辜负”以反问收尾,既是对春天的挽留,也是对人生的深深反思,表达了词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寓言人生,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不详
寂寂重门闭。镇黄昏、懒挑兰灺,半閒鸳被。
万点潇潇无情雨,时向纱窗飞坠。
恰也似、伴人愁泪。
谁说春宵非易得,怎浑如、秋夜难成寐。
无语处,暗憔悴。天公料得无私意。
想人间、昏昏晓晓,一般况味。
可惜少年行乐事,大半输他梦里。
酒醒后、小楼遍倚。
独自三更凝望久,但春山、烟树春江水。
离别恨,倩谁寄。
窗纸檐铃,风儿一夜何曾绝。龙须怕贴。
亏得金炉热。只有鸳衾,曾见销肌雪。残灯灭。
星星难说。自把春纤啮。
楼上凝眸,茫茫烟树迷吴楚。层山曲浦。
那是人归路。万种千般,只有愁难处。恹恹暮。
翠帏无主。莫又风和雨。
冷雨欺人,夜深只向纱窗打。可怜瘦也。
门外梨花谢。侵晓临妆,眉黛无心画。还堪讶。
谁家骄马。系在垂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