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潜的《浣溪沙·其六》。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怀。
"最好荼蘼白间黄"一句,以鲜明的色彩描绘出春天花朵盛开的情景。荼蘼,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爱情或生活;而这里与“白间黄”相映衬,表现了春日里多姿多彩的画面。
"消他蜂蝶采花忙"则进一步描写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勃勃。蜂蝶在花间穿梭,忙于采蜜,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也寓含着人间生活的繁华与热闹。
第三句"春残红粉厌梳妆"转换了情境,春天即将过去,花朵开始凋零。这里的“红粉”指的是花瓣,而“厌梳妆”则是对春光不再的哀愁之情,用梳妆来比喻春色渐衰。
接下来的两句"毕卓正思身夜瓮,刘章底用令秋霜",通过描绘深夜和寒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感慨。这里使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毕卓”即毕沅、卓茂,唐代文学家,常在夜静人稀时思考文学;二是“刘章”指的是东汉刘章,曾于秋霜之夜赋诗,这两处引用表达了作者在深夜思索和感受着秋天的凉意。
最后一句"今宵帏枕十分香"则转向现实生活,表达了一种对当前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这里“帏枕”指的是精致柔软的床褥,而“十分香”则是对夜晚睡眠中所感受到的温馨和舒适。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春天花开花落、蜂蝶忙碌以及秋霜来临等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生活美好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