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无瑕师

非关学辟谷,少小便忘饥。

终日半瓢水,长年一衲衣。

看人只自老,种树已成围。

来往边城里,常愁白昼飞。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禅意。

首句“非关学辟谷”,表明这位僧人并非因为学习辟谷之术而忘却饥饿,而是从年轻时就已达到了心灵上的满足与解脱,不再为物质欲望所困扰。接着,“少小便忘饥”进一步强调了其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感,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精神的富足。

“终日半瓢水,长年一衲衣”两句,以简朴的生活细节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方式。半瓢水和一衲衣象征着生活的简单与朴素,同时也暗示了僧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看人只自老,种树已成围”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与自然生长的哲理。通过观察他人老去,反观自己的内心世界,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自我成长的重要性。同时,种树成围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生长过程的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与成长的隐喻。

最后,“来往边城里,常愁白昼飞”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活的忧虑。边城作为远离繁华喧嚣之地,象征着一种宁静与孤独的生活状态。白昼飞逝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快速流逝,引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僧人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主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姚氏昆仲

兄弟幽栖处,开门水一方。

寻诗撑野艇,论易集空堂。

白昼听蛙吹,青天数雁行。

岭头三百树,好写寄穷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寄龚韩二子

平生无半面,祸患每过寻。

乱肆两枯骨,枯桐一片心。

道同顽处合,诗向酒中深。

后夜相思处,开门月满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寿寒还

何物堪延岁,携将数卷书。

到门惟有雪,浮海已无桴。

饥渴三仙字,乾坤一老儒。

蓬莱如可至,或许曳长裾。

形式: 五言律诗

左公往堡中有怀

未必长相见,初离叹索居。

遥知兄及弟,只有泪如珠。

踏雪寻诗句,循田得潦馀。

归时属二子,亟为报僧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