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元之后集题于卷末

提笔几回书诰命,剖符长是守方州。

未能抗表分司去,终老为郎谪宦休。

歌舞懒呼寒食节,醉吟孤坐月波楼。

文章独步成何事,空有离骚寄隐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多次提笔书写朝廷文书,常常担任地方州郡官员。
未能上表请求离开官署,最终只能在郎官职位上老去。
对节日的歌舞不再感兴趣,独自醉酒吟诗在月光下的楼阁。
文章独步天下又能如何,只能把忧愁寄托在《离骚》之中。

注释

提笔:写文书。
书诰命:朝廷文书。
剖符:古代分封诸侯或任命官职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守方州:担任地方州郡的长官。
抗表:上奏章。
分司:古代官制,指在京师设立的分掌事务的机构。
谪宦:被贬谪做官。
歌舞懒呼:对歌舞失去了兴趣。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纪念介子推。
月波楼:楼阁名,可能位于江边,月光照亮的地方。
文章独步:文章独一无二,无人能及。
离骚:屈原的代表作,表达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隐忧:深藏不露的忧虑或苦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祖无择对王元之后集的读后感,通过阅读王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感慨。首句“提笔几回书诰命”描绘了王元之后在文学上的才华,可能是指其诗歌或文章受到朝廷青睐;“剖符长是守方州”则暗指王长期担任地方官职,暗示了他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

“未能抗表分司去”表达了诗人对王未能如愿离开繁忙的政务,去享受分司闲职的遗憾,反映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终老为郎谪宦休”则流露出对王元之后一生仕途坎坷,晚年仍困于贬谪的同情。

“歌舞懒呼寒食节,醉吟孤坐月波楼”描绘了王元之后在节日中孤独饮酒作诗的情景,显示出他的寂寥与无奈。最后,“文章独步成何事,空有离骚寄隐忧”直抒胸臆,感叹王元之后尽管文章出众,但无法改变命运,只能借《离骚》这样的作品寄托深藏的忧虑和苦闷。

整首诗以王元之后的经历为背景,既赞赏其文学才华,又对其人生境遇表示同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命运的关切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

收录诗词(153)

祖无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焕斗。少学古文于穆修,又从孙明复受经学。仁宗宝元元年进士。出知袁州,首建学官,置生徒,学校始盛。英宗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神宗即位,入知通进、银台司。王安石执政,讽求其罪,谪忠正军节度副使。元丰中主管西京御史台,移知信阳军。工诗文。有《龙学文集》

  • 字:择之
  • 籍贯:蔡州上蔡
  • 生卒年:1011—1084

相关古诗词

寄千乘刘殿丞求字人编

千乘刘夫子,高名继谪仙。

从居庇身邑,已著字人编。

才入钟嵘品,文期郑氏笺。

何当求副本,长愿播匏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信安判官张秘校

莲幕从军客,蓬仙典校人。

才章过鲍谢,交契敌雷陈。

婉婉谋画暇,翩翩书问频。

徒知感高义,犹阻奉清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寄泰山孙复

先生心与白云闲,五十秋风鬓不斑。

自有清名满天下,更无尘迹到人间。

朱铅乐外非攸好,贪懦闻风合厚颜。

不待高吟见招隐,见收馀俸买青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寄颍州兄

川陆一千里,炎凉六十旬。

意通书信少,思入梦魂频。

身外宦情薄,眼前人事新。

祝兄无见念,忧道不忧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