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儒

自少相从安乐窝,冬无炉火奈伊何。

能将蟹眼汤吞尽,不怕龙须席冷多。

身在提撕明似拭,口当输写气犹和。

寒宵得汝常安寝,一任人嘲春梦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与友人相交的温馨场景,虽处寒冷冬日,却因友情而温暖如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与舒适。

首联“自少相从安乐窝,冬无炉火奈伊何。”开篇即点明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即便是在没有炉火的寒冷冬日,这份友谊也足以抵御严寒。这里“安乐窝”比喻二人相处的温馨环境,即使外界条件艰苦,但内心的温暖足以让人感到满足。

颔联“能将蟹眼汤吞尽,不怕龙须席冷多。”进一步描述了二人相聚时的情景。蟹眼汤指的是煮茶时水面泛起细小泡沫的状态,这里借指热茶,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龙须席”则形容了坐垫的舒适,通过“不怕”二字,突出了主人对寒冷环境的不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包容。

颈联“身在提撕明似拭,口当输写气犹和。”转而描写二人交谈的情景。提撕,意为提醒、教诲,这里指朋友间的相互交流与启发;“明似拭”形象地表达了思想的碰撞如同擦拭镜面一般清晰明亮,体现了对话的深入与智慧的交流。同时,“气犹和”则强调了交谈氛围的和谐与融洽,即使观点不同,也能保持平和的态度。

尾联“寒宵得汝常安寝,一任人嘲春梦婆。”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陪伴的感激之情。在寒冷的夜晚,有友人相伴,便能安心入眠,不畏外界的嘲笑与误解。这里“春梦婆”可能是指那些喜欢闲言碎语、爱开玩笑的人,诗人借此表达出对友人坚定支持与理解的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力量,以及在困难时刻相互扶持的重要性。诗人以生活化的场景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理,令人回味无穷。

收录诗词(88)

杨守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范吉太守

宣城太守出风尘,尽道玄晖有后身。

紫禁莺花闻奏语,黄童竹马待回轮。

相逢尽话沧洲趣,乐事犹怀泗水春。

重念河汾六经在,薛收曾是受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与杨廷俊同斋

同官同姓又同阶,同作宫寮共宿斋。

四壁寒声风刮户,一帘清影月侵阶。

奚童秉炬烧香篆,侍史收衣护祭牌。

坐久话阑心似水,尘氛无路入襟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长至日界首阻风

云帆遥逐雁南征,屈指三旬计客程。

路入淮扬两州界,时逢天地一阳生。

石尤风气连云黑,甓社湖光入夜明。

还忆往年当此日,满襟风雪上陵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酬翰长马良佐

东出长安第一衙,地分佳丽职清华。

晨催玉漏犹高枕,夜对金莲不草麻。

紫殿当头回日月,青山排闼送云霞。

神仙洞府斯为上,我亦曾游坐判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