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范吉太守

宣城太守出风尘,尽道玄晖有后身。

紫禁莺花闻奏语,黄童竹马待回轮。

相逢尽话沧洲趣,乐事犹怀泗水春。

重念河汾六经在,薛收曾是受诗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守阯所作的《送范吉太守》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品德与才华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

首联“宣城太守出风尘,尽道玄晖有后身”,开篇即点明友人范吉即将离任宣城太守,前往新的职位。此处以“出风尘”形容其即将踏入官场的旅程,暗含着对友人未来仕途的期许。“尽道玄晖有后身”则借用了谢朓(字玄晖)的典故,暗示友人有望成为像谢朓一样的杰出官员,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颔联“紫禁莺花闻奏语,黄童竹马待回轮”,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面临的官场环境。紫禁城中莺歌燕舞,象征着朝廷的繁华与权力,而“黄童竹马”则比喻孩童的天真无邪,暗示友人在新职位上将面对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现象。此联通过对比,既展现了官场的复杂性,也预示了友人需要具备的智慧和适应能力。

颈联“相逢尽话沧洲趣,乐事犹怀泗水春”,转而表达对友人个性和志趣的理解与欣赏。沧洲,常指隐逸之地,这里暗示友人内心追求的宁静与自由;泗水春,则借用孔子游历泗水时的典故,寓意友人虽身处官场,但心中仍怀有对知识与道德的追求,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尾联“重念河汾六经在,薛收曾是受诗人”,最后以儒家经典和薛收(唐代文学家)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学识与品格的敬佩。河汾,泛指黄河与汾河之间的地区,常与儒家文化联系在一起;六经,指的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象征着深厚的学问根基。此联不仅赞扬了友人的学识,也寄托了对其在新职位上能够继续传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任之际的场景描绘和对其性格、志趣及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儒家文化传承的期待。

收录诗词(88)

杨守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杨廷俊同斋

同官同姓又同阶,同作宫寮共宿斋。

四壁寒声风刮户,一帘清影月侵阶。

奚童秉炬烧香篆,侍史收衣护祭牌。

坐久话阑心似水,尘氛无路入襟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长至日界首阻风

云帆遥逐雁南征,屈指三旬计客程。

路入淮扬两州界,时逢天地一阳生。

石尤风气连云黑,甓社湖光入夜明。

还忆往年当此日,满襟风雪上陵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酬翰长马良佐

东出长安第一衙,地分佳丽职清华。

晨催玉漏犹高枕,夜对金莲不草麻。

紫殿当头回日月,青山排闼送云霞。

神仙洞府斯为上,我亦曾游坐判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释奠即事有感

垂世功高在六经,祠官八佾舞于庭。

致斋三日从先甲,祀典千秋属上丁。

祝版名书皇帝遣,丽牲碑勒史臣铭。

何时义采遵尧录,帝号加封假鲁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