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远和尚游山像师孙侍行赞

德腊俱高,孙枝益茂。

以勤俭苦节中兴隶业,以老气馀韵平视诸方。

眉棱垂雪,杖竹凝霜。

步趋有人兮清风可继,澹常古道兮劫外徜徉。

形式: 古风

翻译

德行与智慧并重,子孙更加繁盛。
以勤劳节俭的精神从事国家复兴事业,凭借老当益壮的气概看待各方事务。
眉毛如雪下垂,手杖竹节凝结霜华。
举止有度,清风相伴,遵循古道,超脱世俗之外。

注释

德腊:道德和智慧。
孙枝:子孙后代。
益茂:更加繁盛。
勤俭:勤劳节俭。
苦节:刻苦节俭。
中兴隶业:国家复兴事业。
老气:老而弥坚的气概。
平视:平等看待。
眉棱:眉毛。
杖竹:手杖竹子。
凝霜:凝聚霜华。
步趋:举止。
有人兮:有人才能。
清风可继:清风般的接续。
澹常:淡泊宁静。
古道:古人的道路,指传统道德。
劫外徜徉:超脱于世间的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古僧宝林远和尚及其师孙的赞美之作。诗中描绘了宝林远和尚德行高尚,子孙后代也深受其影响,勤俭节约,持守苦节,展现出中兴佛教事业的风貌。他的老年风采依旧,眼神如雪,手杖竹杖,步履稳健,仿佛清风可继,体现了他淡泊名利、遵循古道的品格。他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中悠然自得,逍遥自在。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禅宗修行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法云首座请赞

咿呜咿,那得知。寒酸看不上眼,手面移东换西。

拱良工手,破衲僧疑。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形式:

虎丘隆和尚赞

柔弱丰神,骨器刚大。小喜多嗔,贵买贱卖。

形影师资二十年,所以圆悟目之为睡虎者也。

形式:

贫女咒水过海赞

柳枝活,盂水灵。一咒毒发,百川俱鸣。

善财隔海觅不得,无数远山堆乱青。

形式: 古风

金书大士心经为圆相大悲咒身衣赞

以波罗蜜多圆其相,以喝啰怛那蒙其身。

咒呾从此发,还著于本人。

不解圆通二十五,吉祥灵草暗藏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