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偶作呈鲁望

溪云涧鸟本吾侪,刚为浮名事事乖。

十里寻山为思役,五更看月是情差。

分将吟咏华双鬓,力以壶觞固百骸。

争得草堂归卧去,共君同作太常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

翻译

溪边的云和山涧的鸟本是我们这类人,却因追求虚名而事事不顺。
我翻过十里山路只为思念所驱使,五更时分赏月也是情感所致。
我把诗篇吟咏在双鬓斑白中,借酒浇愁以稳固疲惫的身躯。
我多么渴望能回到草堂静卧,与你一同度过太常斋的生活。

注释

溪云涧鸟:自然景物,代指隐逸生活。
吾侪:我们这些人。
浮名:虚名,名誉。
乖:不顺,违背。
十里寻山:长途跋涉,形容思念之深。
为思役:被思念所驱使。
五更看月:深夜赏月,表达情感。
情差:情感上的偏差。
吟咏:吟诵诗歌。
华双鬓:形容头发斑白,年老。
壶觞:饮酒,借酒浇愁。
固百骸:稳固身体,缓解疲劳。
草堂:简朴的居所,象征隐居生活。
归卧:归隐,静卧。
太常斋:古代官职,这里指清静无扰的生活。

鉴赏

诗人以自然景观为伴,与世隔绝,不愿追求虚名。溪流的云雾、山涧的鸟鸣,都是他孤独时的伙伴。他在寻找深山时思绪纷飞,在夜晚仰望明月时感受到情感的起伏。诗中提到的“华双鬓”、“壶觞固百骸”,则是诗人借以表达自己的豪放不羁和对酒的喜爱。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与朋友一同归于草堂,共同过上平淡而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饮酒和友情的颂扬,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归属与平静的渴望。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题支山南峰僧

云侵坏衲重隈肩,不下南峰不记年。

池里群鱼曾受戒,林间孤鹤欲参禅。

鸡头竹上开危径,鸭脚花中擿废泉。

无限吴都堪赏事,何如来此看师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潼关兰若

潼津罢惊有招提,近百年无战马嘶。

壮士不言三尺剑,谋臣休道一丸泥。

昔时驰道洪波上,今日宸居紫气西。

关吏不劳重借问,弃繻生拟入耶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襄州汉阳王故宅

碑字依稀庙已荒,犹闻耆旧忆贤王。

园林一半为他主,山水虚言是故乡。

戟户野蒿生翠瓦,舞楼栖鸽污雕梁。

柱天功业缘何事,不得终身似霍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襄州春游

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

等闲遇事成歌咏,取次冲筵隐姓名。

映柳认人多错误,透花窥鸟最分明。

岑牟单绞何曾著,莫道猖狂似祢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