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罗瘿公三首(其一)

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

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

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

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习经所作的《哭罗瘿公三首》中的第一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联“瓠落名方起,浮萍迹成尘”以瓠落(一种果实)和浮萍作为比喻,瓠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而浮萍则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易逝,通过这两个形象的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命消逝的惋惜之情。

颔联“廿年为客梦,一代过江人”则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感叹逝者生前的岁月如同梦境般短暂,同时将逝者的一生比作跨越江河的旅程,既体现了人生的历程,也暗含了对逝者一生的评价。

颈联“下笔乌丝近,登歌白石亲”描绘了逝者生前的艺术才华和成就,通过“下笔”和“登歌”两个动作,展现了其在文学和音乐领域的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艺术作品的亲近和敬仰。

尾联“颇疑忧畏尽,竟与死生邻”则是对逝者内心世界的探索,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是否彻底放下忧虑和恐惧的疑问,以及对死亡这一终极状态的思考,最后以“竟与死生邻”收尾,既是对逝者最终归宿的感慨,也是对生死轮回哲理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平、艺术成就及内心世界的描绘,以及对生死哲学的探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386)

曾习经(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哭罗瘿公三首(其二)

结客遍湖海,逢人只胆肝。

后时何所措,晚况益艰难。

丝竹存微尚,沧桑付达观。

裹头馀尺布,事有至辛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哭罗瘿公三首(其三)

寂灭方为乐,难禁一恸情。

缘空能澹定,度胜是平生。

骨髓诚何病,琴弦欲废声。

唱衣犹待瞑,霜露下严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酒渴引荈听雨达旦

已过花时节,宁论酒圣贤。

解酲烦日注,听雨损宵眠。

岁事麦苗秀,朝饥菜甲鲜。

子桑甘闭户,懒与上琴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谭玉先生《烟雨归耕图》

蓑笠携锄事宛然,敢将踪迹比前贤。

此中风趣吾差识,惭愧宁河过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